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乐清城市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浪微博登陆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查看: 421|回复: 0

[乐清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清风明月醉琴箫,非遗之声赋新韵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25-9-1 16: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快速分享:收藏到QQ书签转播到腾讯微博分享到QQ空间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到网易微博
来自 浙江温州
      七夕星河夜,琴音绕梁时。乐清非遗以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化盛宴,奏响了“非遗赋能节庆”的华彩乐章。浙派古琴以其“微、妙、圆、通”的音色与“清、微、淡、远”的意境,为乐清这座音乐之城更添高雅韵味。
琴箫和鸣,非遗雅韵引客来
      七夕之夜,“清风明月我”琴箫音乐会在文化馆小剧场内惊艳上演。笛箫演奏家郑济民、古琴名家王鹏、赵晓霞、林海妍等联袂登台,指尖流淌的《平沙落雁》《阳关三叠》等经典曲目,将山水之思与隐逸雅趣融入音乐。百余名观众沉浸于“泛音如天、按音如人”的千年琴道,本次音乐会门票一开放即被抢空,场馆内座无虚席。悠扬的琴声与万家灯火相映成辉,非遗魅力在传统节日里迸发全新生命力。
1.png


大师传艺,薪火弦歌续新篇
      8月30日,市非遗馆延续节日热度。王鹏先生以《凡音之起皆由人心而发——古琴艺术与琴器品鉴》为题,揭秘古琴制作的审美密码;郑济民先生则以一场《谈琴箫即兴合奏与重奏的心得》,演绎即兴创作的灵魂对话。
2.png

3.png

      两场讲座让在座的音乐从业者、爱好者受益良多,非遗传承从“听赏”升华为“体悟”,也将在未来的日子里通过实践完成“习得”。
4.png

      浙派古琴与七夕的相遇,是山水精神与人文情感的完美契合。当古琴声漫醉美之城,非遗正成为解码“诗与远方”的关键密钥。从琴箫对话到大师传艺,乐清市非遗馆以传统音乐为笔,绘就“非遗+”的图景。2025的七夕乞巧节不仅编织了星河下的浪漫记忆,更以非遗活态传承的创新实践证明: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每一次相遇,都是对“何以中国”的生动作答。
来源:乐清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Archiver|手机版|乐清城市网 ( 浙ICP备2020043312号-4  

GMT+8, 2025-9-14 14:37 , Processed in 0.196670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