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乐清城市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浪微博登陆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查看: 251|回复: 0

[北白象] 浙报聚焦丨乐清林顺奎创新制作首饰龙,科技的赋能,让非遗更酷炫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前天 23:45 来自乐清城市网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快速分享:收藏到QQ书签转播到腾讯微博分享到QQ空间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到网易微博
来自 浙江温州
      正月初五,远在北京的中国非遗馆内,一条长达6米、高4层的首饰龙占据展厅C位。它带给游客“惊艳”:手柄一摇,首饰龙上的300多个人偶瞬间“活”起来。

20250203234153front2_0_3094424_FhMx1BqOfAtogf6kswEc9ihzQs11.jpg
林顺奎制作首饰龙。共享联盟·乐清 郑剑佩 摄

        而同一天,在首饰龙的发源地温州乐清,这条“巨龙”更是“游”上了街。从正月初三到正月十六,在北白象镇的20多个村子里,首饰龙巡游祈福活动不停歇,村民们拉着首饰龙走街串巷,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祝福送进千家万户。
       首饰龙是花灯的一种,2014年灯彩(乐清首饰龙)作为扩展项目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制作首饰龙,需要集木工、油彩、纸扎、龙灯、细纹刻纸等技法于一体,工艺非常复杂。北京和乐清的两件精美作品,都出自同一人之手——乐清首饰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林顺奎。
      “为什么不用手摇,小人就动了?”被网上爆火的首饰龙吸引,来自永嘉的刘女士专程带着孩子来看巡游,感受年味。
     “这是专为巡游优化的电动版,与北京正展出的作品相比,两件作品尺寸、工艺相差无几,但是分别代表着现代创新和传统手艺。”林顺奎介绍。他打小跟随父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邦栋学习制作首饰龙,在他们家中这项技艺已经传承了100多年。保护好这项非遗是他的肩上责任,用科技创新则是他与时俱进的传承方式。
       说着,林顺奎带着观众转到了首饰龙的龙尾处。掀开布帘,一只储能电箱被伪装成“龙屁股”露了出来,逗得大伙儿呵呵笑。
       “考虑到巡游要长时间移动,首饰龙今年新增了储能系统。乐清是‘中国电器之都’,这里的电气产业新技术给了我灵感。”林顺奎说。在他看来,非遗技艺不可简化,因此这条首饰龙的肚子里,200只大小不一的木质齿轮一只不少,龙身上的人偶全都可以活动。为了巡游时齿轮能轻松转起来,他和团队尝试植入消音版电机替代人力手柄,用储能电箱替代传统柴油发动机。这些改变让首饰龙的观赏体验感大大提升。
      当天,后西樟村村民黄建余一家早早等在路边,最年长的是93岁的老母亲,最小的是9岁的孙子。整条街上,就有十多家和他一样全家出动的。看着巡游队伍越来越近,黄建余忙盛起煮好的汤圆迎了上去:“新春好,吃汤圆,一年都圆圆满满。”“祝你们一家人平平安安、一切顺遂。”林顺奎和巡游队伍的师傅们也送上祝福。
      “用首饰龙来庆祝首个‘非遗版’春节意义重大,这喜庆劲儿就跟我小时候过年一样。”林顺奎感慨,通过祈福巡游,吸引群众亲身参与,这本身就是对非遗的保护。

来源:今日白象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Archiver|手机版|乐清城市网 ( 浙ICP备2020043312号-4  

GMT+8, 2025-2-5 15:55 , Processed in 0.042577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