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陈浩智考入乐清市翁垟街道,没多久,街道安排她担任后湖埭村驻村干部。2年来,她深入基层、扎根一线,调解纠纷、帮扶群众,踏踏实实做着驻村工作。谈及工作心得,她说:“可能就是靠一双跑不断的腿、一颗操不完的心和一张说不停的嘴吧。”
一双跑不断的腿——
“多跑多了解,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
初到村里,陈浩智面对的是陌生的工作和复杂的村情。她所驻的后湖埭村,靠近乐清经济开发区,常住人口超过1万,外来务工人员聚集,人员流动频繁,住户之间的摩擦亦时有发生。 “先熟悉情况,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陈浩智说。于是,她一有时间就和村干部、网格员上门入户,与村民促膝长谈,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所愁所盼。如今她的脚步早已遍布村里的每一个角落,哪家有困难,哪家有矛盾,她都了如指掌。 今年夏天,村民支某在经过水果店时被门口摆放的甘蔗砸伤,造成脑内伤昏迷不醒。支某家属认为是水果店主疏于管理,要求其赔偿医药费。但店主认为是意外,自己不应承担责任。双方争执不下,还动了手。 “矛盾不上交,就地来化解,是我一直坚持的原则。”陈浩智说。得知情况后,她第一时间将双方当事人约至街道司法所,邀请司法调解员共同介入调解,但双方就赔偿金额一直协商不下,调解一度陷入僵局。为避免矛盾升级,她顶着烈日一次次到双方家中了解真实的想法和诉求,从中寻找平衡点,最终劝说双方各退一步,促成和解。她说:“只有多跑路,多了解,明白村民的想法,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
一颗操不完的心—— “看到群众的笑容,是我最大的满足” 村里的贫困大学生小黄一直是陈浩智心中的牵挂。小黄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并成功考取了浙江农林大学。但家境贫寒,父母体弱多病,无力承担他的学费和生活费。“不能让这么优秀的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去未来。”陈浩智说。她积极联系街道慈善组织,先后为小黄申请到助学生活费补助14000元,为其解决了学费缴不上的难题。 “我们小区水供应不上来了,晚上居民澡都洗不了,可怎么办呀?”夏天正是用水高峰期,业委会一通电话又让陈浩智奔波起来。她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了解停水原因,经多方联系确认由水管所解决后,又督促其尽快处理,直到小区恢复供水才放心离开。 “以前吃完饭就是闲聊,现在参加各种活动可忙了......”村民王阿姨说。为了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陈浩智凭借自身宣传线工作优势,主动链接街道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队、木兰拳协会及“流动少年宫”等各类资源,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接受度高的系列活动。今年以来,已举办“邻里课堂”“趣味运动会”“健康义诊”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50余场,广受好评。 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陈浩智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头,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尽自己所能帮助群众,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希望。
一张说不停的嘴—— “得到群众认可,是我最大的追求” 陈浩智和村两委干部深入分析村里的资源条件,结合其它村的成功经验,提出建设标准厂房、贷 款发展经济的构想。 然而,想法一提出就遭到了大部分村民代表的质疑与反 对。“厂房建了没人租怎么办”“贷 款有风险,不稳当……”面对重重困难,陈浩智没有退缩,她带着村两委干部一轮一轮地走访持反 对意见的村民,了解他们的顾虑所在,并用详实的数据、周全的方案、真诚的话语争取支持。经过她的不懈努力,这块硬骨头终于被啃下,贷 款发展村庄经济的方案获得了一致同意。 在她驻村的短短两年时间里,后湖埭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从700余万元增收至1200余万元,村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幅提升,陈浩智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与担当。现在,她成了大伙儿眼里的“能人”,给村子的发展添了不少劲儿。
一双跑不断的腿、一颗操不完的心、一张说不停的嘴,一名驻村干部的工作“秘诀”,其实并不复杂。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但只要始终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用心去感受,用行动来回应,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来源:印象翁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