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际行动弘扬生态文明理念 营造人人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共同助力推进美丽浙江建设
2003年,浙江省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在浙江近4万个村庄中选择近万个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近千个中心村建设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并以此为龙头,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乐清在20年前就播下了“振兴”的种子,一张跨越时空的美丽蓝图开始擘画。
一个个村庄洁净焕颜,一幅幅美景生动活泼,一个个产业强村富农,一户户家庭越来越好……打开20年历史长卷,描绘的美丽愿景一一照进了现实。20年来,乐清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深刻重塑、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农民精神面貌持续改善,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走向了“千村精品、万村美丽”,进而朝着“千村未来、万村共富”的路径迭代升级,走出了一条村美人和民富的坦途,这也是打造“醉美之城·幸福乐清”的“醉美”表达。
醉美乐清。刘言勇
村庄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盛夏的傍晚,知了声声,党建公园传来孩子荡秋千的笑声,芙蓉镇西塍村仿佛一幅生动的夏日油画。
因位于芙蓉原野上,故而得名“西塍”,西塍村是芙蓉地域最早建村的村落,也是第一批乘着“千万工程”的“东风”,从原始偏僻的落后村,发展到如今远近闻名的“明星村”“示范村”。
2004年开始,西塍村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 主的总体要求,踏出新农村建设第一步,以创建文明村、小康村、平安村为目标,持续擦亮靓丽底色。
近年来,西塍村以乡村振兴为抓手,通过外提颜值、内增动能,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垃圾污水治理、公厕整治、房前屋后清理等方面入手,不断挖掘旅游资源,实现“家园美”到“家业兴”,真正让村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及民宿于一体的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省3A级旅游村。
“西塍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农旅产业,通过‘千万工程’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成为了集乡村旅游、田园康养、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今年以来将‘查漏补缺’和‘锦上添花’相结合,拆除全村私搭乱建的鸡鸭棚、牛栏、柴房等,充分利用好‘金角银边’,将拆出的空地打造成小公园、小游廊、小停车场等,对有历史价值的老建筑进行修复,再将石臼、水缸、风车等老物件汇聚起来,形成一个观光打卡之地。”西塍村“一肩挑”干部余存宇介绍,通过“小空间”提升“大文明”,以“美丽景区”引领“美丽经济”。
西塍村的美丽蝶变正是“千万工程”在乐清落地生根的缩影。20年来,乐清市用干净、整洁、有序的“调色笔”,清晰地勾勒出从“一村美”到“一片美”再到“整体美”的振兴图景。白石街道用好这支“调色笔”,20年来清晰地描绘出全域美宜居宜业蓝图。 多年来,白石街道以其独特的中雁景区地理优势,持续做深做实文旅融合这篇“文章”,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完成“千万工程2.0版”的进阶,实现以“全域美丽”带动“全域旅游”大发展。
今年,白石街道密东村高架桥下一处新建的体育小公园成了村民休闲锻炼的好地方。该村以和美乡村建设为抓手,利用拆后空地利用,在整治人居环境的同时,将原本杂乱无章的闲置地、断头路、桥下空间等统一进行硬化美化,打造了一个个健身小场所、休闲小广场,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东浃村拆除山边小路的陈年垃圾和违建的鸡棚鸭棚后,由村民一起种上80株桂花树,等待来年花香满路。同时,该村还对龙山路和东漈风景区入口的道路进行了修缮提升修复靓化建设,喜迎八方游客、带动村域发展。
“白石街道围绕‘十里湖山·诗韵中雁’发展蓝图,聚焦产业转型升级、打通交通网络架构、聚焦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提炼精品旅游线路、厚植群众幸福底色,推动乡村整体风貌由‘干净整洁’向‘形神皆美’转变,真正让白石变‘钻石’。”白石街道相关负责人称,该街道利用钟前水库和玉甑峰的旅游优势大做文章,串点成线、串珠成链,全域绘就新时代乐清版“富春山居图”。
在“千万工程3.0”版本中,大荆镇下山头村、清江镇北塘村、虹桥镇峃前村、柳市镇黄华村成功创成省级未来乡村,集成未来乡村智慧一张图,迈进“数字乡村”时代,进一步推动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乡村的未来充满想象。
来乡村根植于“千万工程”的深厚沃土,迭代于美丽乡村的丰富实践。今年以来,下山头等未来乡村以和美乡村创建为抓手,根据“一统三化九场景”为总体架构,集成推进“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低碳乡村”建设,提升基层智治服务水平,实现“数字”到“数智”到“智治”的蝶变,让群众享受更便捷、高效、舒适的生活体验。
产业解锁乡村振兴的“幸福密码”
近日,2023年乐清“甜美共富”葡萄文化节落下帷幕,湖雾镇以赏美景、尝鲜果、品山珍为亮点,邀请市民共赴这场“紫色”盛会。一串串葡萄已成为湖雾镇的一张农业“金名片”。该镇连续5年举办葡萄节,让这张“金名片”成为打开乡村振兴之门的“金钥匙”。
本届葡萄节成交量近20万公斤,销售额达250余万元,葡萄产业真正“串”起了农户的致富梦,接下来将通过打造“土豆+葡萄”套种模式,走出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带动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农民增收。
湖雾镇作为乐清的“东大门”,是我市打造共同富裕县域示范标杆的重要阵地之一。近年来,湖雾镇锚定“小乡镇也有大作为”的目标,以“大荆片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为依托,以和美乡村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持续打响“石里萄源”“湖雾葡萄”等“共富名片”,让湖雾群众和游客出门就有美景、出门就有幸福感,用湖雾的山水乡村“好颜值”,实现金山银山“好价值”。
乐清,东临乐清湾,依山面海,风光旖旎,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铁皮石斛种植、茶产业、滩涂养殖、特色农产品种植等领域优势显著,乐清老百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用智慧和勤劳走出了一条条致富路。
素有“中华仙草”之称的铁皮石斛一直是乐清的“致富草”,如今已创造了百亿全产业链。目前,雁荡山铁皮石斛种植面积12000亩,其中铁皮石斛鲜条、枫斗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30%、80%。
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雁荡五珍”之一——雁荡毛峰,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成为我市农业支柱产业之一。目前,乐清市有茶叶采摘面积2.2万亩,总产量195吨,年产值1.32亿元,“雁荡毛峰”已成为乐清特色农业的“金招牌”。
乐清依托山海优势,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体系,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高质量发展,打造了“水韵西乡·诗画柳白”“石斛之乡·康养胜境”“头雁领航·村企融合”“灵山箫台·乐音清和”等一批特色精品线路,一条条各具特色的精品线路,串联连接城乡发展“新脉络”,打通串起生态宜居的“风景线”、产业兴旺的“振兴线”。
共富托起醉美之城的“美好生活”
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奔向共富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目标。2016年以来,乐清市累计投入乡村振兴专项资金16亿元,先后建成山水雁楠跨区域精品示范带(乐清段)等12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成雁荡环山湿地公园、岭底乡拾光里田园综合体等190余个重点项目,引入社会资本近120亿元,打造重点项目50余个;累计投入美丽乡村建设2.37亿元,撬动村集体自筹资金1.24亿元,建成美丽乡村项目120个;2022年起,全市统筹财政资金超20亿元,计划用4年时间全域打造和美乡村,已完成资金投入6亿元。
民有所盼。除市财政外,在乐清,乡贤作为一支扎根人民的生力军,正推动着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
在助力乡村振兴中,方玉友无疑是我市乡贤回归当中的“领头雁”。他让昔日的下山头“三无”村,成为如今村民能挣“三金”的“示范村”,也让该村成为浙江省第一批未来乡村、浙江省农业农村领域第一批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实践试点。 十年振兴,精彩蝶变。下山头村走上“村企合作”的振兴发展道路,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乐清和美乡村建设提供了样板。回报桑梓,是乡贤们发自内心的愿望。芙蓉镇良园村乡贤蔡智平连续十几年致力于修桥建路、修建老人亭、过年给老人发压岁钱等各类民生实事,出资50万元修建良园村党史纪念馆;乡贤蔡昌贤自掏腰包100万元,改善村里的饮用水问题,让全村1270人喝上了干净的饮用水,还助力新建村办公楼、党建公园等。近年来,良园村在数十位乡贤的带领下,打造党建公园、提升环村道路、改善村容村貌等,让乡村有“颜值”、有“内涵”,让百姓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满目绿水青山、处处瓜果飘香。岭底乡依托特色农业产业经济,引进乡贤能人,成立“岭底山珍”强村公司,通过“村经合社+共富基金+社会资本”的全新融 资平台,共筹资1000万元,发动乡贤能人捐助280万元,乡党委筹集的无息社会资本500万元,社会无息资本500万元,11个村以整村授信形式低息贷 款220万元入股。“岭底山珍”成立后,带动了11个村级集体增收,实现盈利150多万元,带动200余户村民平均增收5000元。
灼灼韶华,蓬勃日新。回眸20年的发展历程,是一座座村庄的美丽嬗变,是乡村振兴的精彩实践,是山海乐清的幸福模样。这是“千万工程”铿锵落地的声音,也是乐清为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共同富裕县域标杆交出的高分答卷。
来源:乐清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