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5 z6 l8 `. D+ z9 y+ G
到未名湖打卡 在校门前拍照 去图书馆前感受书香 再亲眼看一看课文中的“荷塘月色” …… ) o# t# `1 _( Z& n7 X: T& r- w$ C
今年暑假,清华、北大等“名校游”再度火热,很多家长希望能带孩子漫步校园,在孩子心中种下求知的种子。在“名校游”需求旺盛的同时,一些矛盾和问题随之而来,如入校预约难、“黄牛”现象、虚假宣传成为“槽点”。 4 P5 f2 R M4 |- ` L
名校情结“走过的路,吹过的风都是历史。”清华、北大7月8日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后,记者浏览社交平台发现,清华、北大预约攻略、参观攻略吸引不少网友点赞、留言。不少游客还计划将两所高校附近的颐和园、圆明园等景区景点一并纳入行程规划之中。记者连续多日登录“参观北大”“参观清华”微信小程序发现,7日内均已约满。
0 I# Q5 q/ {& g: x8 @4 Y“从全球经验看,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高校旅游热。”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宋洋洋认为,高校旅游热体现了公众对知识型社会认同感增加了、求知欲增加了,也是公众从“文化被动接受者”向“主动追求文化者”身份转变的体现。
: n0 H0 `8 }% F" V+ h9 s* a“疫情期间,由于跨省游和入校参观受限,高校参观一度停滞,如今高校参观复热是游客需求的正常回归。”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副教授吴丽云认为,高校是文化高地,其蕴含的深厚人文情怀以及文化底蕴,对于公众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 L5 R6 ]; R- i7 J5 B“让孩子感受名校底蕴”“带孩子接受学霸们的熏陶”“去看看最高学府是什么样子”……不少游客希望通过清华、北大的人文氛围感染孩子。 3 s$ S8 C9 V$ i( k) A3 d; H: H
清华大学杨同学认为:“游客望子成龙的心理很正常。通过感受校园氛围在弟弟**们的心中种下一颗向往名校、向往科研、向往学术的种子,对弟弟**们的成长也挺有帮助的。” [0 ]+ T- E2 x
“因人而异。”清华大学丘同学则认为,许多年纪较小的小朋友参观清华、北大后的感悟,更多是一些表面的建筑物和景点观感,并未体验到真正的大学生活,没有太大必要进校参观。参观清华、北大校园对于年纪稍长的中学生而言更有用,通过实地感受大学校园氛围或许能够帮助他们更加坚定目标。 $ D( [3 G7 N5 z& T+ s8 S& [
清华大学校园导览线路 ( Y* f2 L+ P0 u' w. F V# ^
问题不少为满足暑期公众参观需求,北大规定,游客可提前7日通过“参观北大”微信小程序进行预约,清华明确,个人参观可通过“参观清华”微信小程序进行实名预约。 ( {" F2 x9 z, {! k1 d
由于需求旺盛,参观门票难预约的情况客观存在,这就催生了“黄牛”、虚假宣传等问题。
- F& |, l3 N" ~7 \8 M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都明确,校园参观不收取任何费用。但在某社交平台,带领游客进入清华、北大“手续费”高达每人500元。一些研学机构还声称,可以找到清华、北大在校生带领孩子进入校内游览并进行讲解。
6 Z( Z2 i$ m8 ?8 v! ]' |* d9 j: n1 i“虚假信息太多了。”北京一研学机构负责人表示,清华、北大入校难,部分机构就带领游客进入清华科技园、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等校园外点位参观。“有些外地游客不知情,以为自己进了清华校园,实际上还是在校园外面。”
" \* I& L* m8 D, D* n记者近日在清华大学东南门外看到,道路两旁停靠着十余辆大巴,学生们在领队的带领下,陆续下车走向清华大学东南门,部分学生统一身着学士服、头戴学士帽。大多研学团队与“清华大学”校名石合影后,随即离开东南门,并未进入清华校园。
3 e* `3 O$ |5 [9 y* Z清华大学东南门外停靠的旅游大巴
; _7 a' U4 E3 Y4 |5 ~* X针对团队预约,清华大学明确,组织方可以委托旅行社等专业第三方机构带队进入校园,但必须如实填写所委托的第三方机构相关信息。 + d( c/ h! ^2 y; i( j
“部分机构虽然打着清北研学的名号,但进入校园后只是在里面简单转一圈儿。”一位从事清华、北大研学项目五六年的机构负责人表示,“其实不一定非要进清华、北大,更重要的是和清华、北大学生交流互动。”该负责人介绍,自己目前主要做30人左右的研学精品小团,平均时长四五天。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推出了不同类型的研学产品,让孩子们游中有学,学中有游。
6 e: n4 L9 `0 @* I/ c“名校游”相关产品的违约现象时有发生。“旅行社或研学机构违约分为两类,一类是确因预约难,无法入校。另一类是故意违约,旅行社或研学机构谎称能够预约,待客人到达北京后,极力劝说其更改行程以获取利益。”北京市易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川介绍。
7 V& n4 e/ U; F6 [% `; o* ~) f- c游客大量涌入也给学生带来一定困扰。清华大学丘同学在学生宿舍区的食堂内遇到一些游客,请求帮忙刷校园卡就餐。“食堂里有提示,不能找学生借卡。”丘同学坦言,虽然不太愿意,但是如果游客请求帮助,自己一般不会拒绝。此外,有时游客会在校内拦住自己询问就读体验及学习问题,“有点尴尬,这其实是一种困扰。” 8 L: P+ D& y# a$ w
北京大学校内游览提示 - c9 M2 L* Q% Q8 x4 x/ s. Q& }
北京大学校内游览提示
5 k; b0 Q. n- ?1 X- q6 w4 }2 s5 x如何破解一方面,高校承担着教学科研任务,并非一般的旅游景区。另一方面,高校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要向社会传递“正能量”。随着各地学校步入“暑期档”,如何让游客在高校参观中获得更好的体验,如何减少游客参观对在校师生正常校园生活的影响值得关注和探讨。 " g( Y S% _" @
“清华、北大在疫情前也不是随意开放,与现在一样是预约制。”清华大学丘同学认为,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损害了在校学生与游客之间的和谐关系,要尽可能推动高校与社会人士建立并保持相对良性的互动。建议在校内路口增加工作人员维持秩序,引导游客遵守相关要求。 6 b% D5 ^4 J" {1 }
“对社会公众开放,是高校社会责任的一部分。”吴丽云建议,要根据高校的空间和接待能力,设置合理的日接待人数,可根据情况适度灵活调整,尽可能满足暑期游客参观需求;通过招募志愿者,提供讲解服务,为公众了解校园历史及文化提供更多帮助。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度向社会公众开放高校讲座、公共空间等资源,为公众深度了解高校提供多维渠道。
, t: c2 A2 R8 p8 v3 w清华大学东南门外的研学团队 + Y/ l& |6 U+ L4 ?
针对如何让游客获得更好的体验,宋洋洋认为,在旅游产品方面,要注意将观光与体验相结合,利用好高校丰富的科普资源、校史校友文化资源;旅游活动方面,通过分时段限流等措施控制流量、加强校园内旅游的规范化,合理安排旅游活动与学校正常活动,使其互不影响;高校旅游涉多个部门,只有多方协调、兼顾各方利益,才能实现良性运作。
* D* c& A+ M4 n# V+ X3 M, v针对“名校游”中出现的消费纠纷,李川建议,游客在报名前需提前做好功课,注意确认网上招徕者的资质,明确合同约定内容,尤其是是否包括进入校园等事项。 1 x2 x" s4 o7 {% n% F# Q
" w9 F$ z3 L: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