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乐清城市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浪微博登陆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查看: 6156|回复: 0

[装修日记] 新加坡也有“公摊”?小客厅变成大花园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23-7-10 09: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快速分享:收藏到QQ书签转播到腾讯微博分享到QQ空间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到网易微博
来自 浙江温州
去年有机会出国工作,在新加坡住了一段时间。

除了被这里湿度99%的天气、路上横行的蜥蜴猴子震撼到之外,本地居民那种自然而然在公共空间里享受私人时间的生活方式,更是直接刷新了我对“居住”这件事的认知。

虽然国内早就有高端楼盘打出了会所的概念,小区里有泳池、有健身房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但新加坡公寓的惊艳之处在于,那些公共设施真的完全融入了居民日常,让“家”的界限跳出户型图,延伸到了室外更广阔的空间。

图源:住范儿自摄


新加坡“会所”:
有面子 更有里子


20世纪90年代,“会所”的概念进入中国商品房市场。

之后,会所逐渐演变成高端楼盘的象征,背后代表的是档次、身份、开发商实力、生活水平等等。

如今已经出现“无会所、不豪宅”的大趋势,会所也成为高端小区的标配。

图源:南宁中海甲叁號院

作为整个楼盘的“面子”,会所通常在小区中庭比较显眼的位置,外观和内饰尽可能气派、奢华,有些开发商还会邀请知名建筑师,单独为会所操刀设计。

会所的功能,一般分为私人休闲对外会客两部分。其中会客区尤其能反映开发商对小区的定位,会客区内容越丰富越奢华,小区定位也越高级。

图源:杭州万科郡西会所“安.Lounge”

和国内小区的会所相比,新加坡公寓里的公共区域,则更考虑实用性

各类设施、空间分散在小区四处,不强调集中的会所形式,方便居民就近使用。建筑和装潢风格也不追求奢华或者标新立异,而是和公寓整体调性相符。

这张平面图来自2019年建成的一处大型公寓,可以看到分散在四处的泳池、会客空间和运动场所。
图源:住范儿自制

新加坡的公共设施在功能上和国内会所差不多,也分为休闲和会客两部分。

但不太一样的地方是,这边的会客区域主打便民、实用路线,提供一些大家平时真能用得上的设施,所以使用场景也很接地气

比如会客厅只是一个带厨房和桌椅的空间,装修很简单,也不提供琐碎的餐具等等,不过办一场日常的亲友派对完全没问题。

图源:STACKED

再比如会议室里只有最基本的桌椅和照明,但也足够解决临时办公的需求了。

说实话这个会议室已经简陋到配不上公寓的档次,可是普通人也没有在家开股东大会的需求...所以把成本放在泳池和健身器材上,反而更实用。
图源:住范儿自摄

从功能上看,国内小区的会所和新加坡公寓的公共设施差不多,不少会所还更胜一筹。

但在住户的实际体验上,新加坡公寓让人觉得更实用、更好住,这些公共设施的便利程度之高,甚至影响到了大家的生活方式

比如请朋友来家里小聚,不用挤在狭小的餐厅,而是约到楼下的烧烤台开露天派对。

图源:住范儿自摄

想办生日宴,但家里空间不够大,楼下的会客厅就成了临时聚会点,容纳二三十人完全没问题。

这是公寓里最抢手的一个室内大会客厅,几乎每晚都有人预订,里面有一组沙发,一套十人位餐桌,一排自助餐台和一个配有水槽、电磁炉、油烟机、冰箱的开放式厨房。散步时正好遇到一家人在这里给孩子庆祝周岁。
图源:住范儿自摄

如果居家办公遇上装修噪音,会议室、图书室、休闲亭都是安静的好选择,不少露天座椅甚至成了居家办公人员的移动工位。

更不用说触手可及的泳池、球场、健身房甚至桑拿室了。

图源:住范儿自摄
图源:STACKED

而且,这些区域分散在公寓各处,每天都会看到积极健身、开心聚会的邻居们,在这种高浓度热爱生活的氛围里,再宅的人也能被带动起来,多下几次楼。

图源:住范儿自摄


让你的家只是“家”


这些优秀的公共区域,不仅刷新了人们的居住体验,甚至还对户型设计产生了影响

在国内,对客厅的固有认知就是要招待客人,尤其是父母辈,客厅必须宽敞,能放下转角大沙发,餐桌也不能太小,逢年过节吃饭要坐得下一家人。

年轻人的装修理念,已经渐渐削弱了待客需求,朋友聚会可以约在外面,家里首先是个居住空间,要保证自己住得舒适

图源:家芝studio空间设计

这个趋势在新加坡的公寓里表现得更加明显。

尤其是最近几年的新楼盘,都在流行紧凑的小户型,80平的使用面积里要做出3室2卫,卧室和卫生间又不能太缩水,所以空间基本都是从客厅和餐厅里匀出来的

户型图来自2022年建成的一处新公寓,三居室的客餐厅和两居室一样大,多出来的面积都在主卧里。
图源:住范儿自制

开发商之所以敢这样做设计,是因为公共设施足够完善、足够好用,有足够的信心让大家把招待客人的需求安排在家以外

当客餐厅的待客功能被转移出去之后,小家庭的确也不需要太大的空间了。

说得更夸张一点,除了睡觉和洗漱必须在家里完成,其他需求几乎都能在公共区域被满足。

这样一来,开发商对户型的设计,也就可以无限回归到更私密、更个人的“家”的概念。

如果你喜欢,在室外睡午觉也不是不行...
图源:STACKED

开发商提供了好用的公共空间,对居民的生活方式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又反哺回开发商的设计里,被新一轮的购房者所感知。

现在在新加坡买公寓,对公共设施的衡量,已经成为很重要的一点。

有些人会仔细数清楚有多少处休闲桌椅,几个会客厅,几张烧烤台,算一算健身房的规模和户数之间的比例关系,来判断住进去之后是否会觉得太拥挤。

图源:STACKED

泳池和球场作为一年四季的热门区域,也是买房时要留意的重点,有孩子的家庭喜欢选择靠近泳池的楼栋,爱安静的人则会特意避开面向它们的低楼层,来减少噪音。

图源:STACKED


好环境的背后是什么?


夸了新加坡公寓这么多优点,好像任选一套,都能解锁无差别的好体验。

但前面忽略没提的一点是,公共设施是要靠人力去经营维护的

我租的公寓是新楼盘,物业维护目前为止都很给力,所以体验不错,但也有朋友遇到了糟心物业,公共空间被维护得脏乱差,这一点,是无论哪个城市都会遇到的状况。

图源:STACKED

国内小区的会所,经常出现的问题有长期亏损、私密对内变成对外承包、免费变收费,甚至被物业和业主双双抛弃。根本原因就是维护成本太高,物业没钱。

上海某小区的露天泳池已无人维护。
图源:公众号“真叫卢俊”

闲置的会所堆满了杂物。
图源:公众号“真叫卢俊”

新加坡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有些楼盘规模太小,户数不多,为了运营泳池等设施,只能额外向住户收费。物业为了缩减开支,人手不足,维护的状况也不如人意。

但从整体水平来看,新加坡公寓的运作情况还是相对好一些。除了物业管理方式成熟、相关法规完善,气候和环境上也有先天优势。

图源:STACKED

首先,新加坡的每个公寓都设有业主大会和物业公司,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成业主大会雇佣了物业,业主大会的权利更大,能实现对物业的强势监管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里的物业费水平很高,即便和国内高端小区常见的8-10元/平米相比,也可以说是高得离谱了。

比如1997年建成、地处CBD附近的一处大型公寓,物业费约19元/平;
某个只有55户的小规模老楼盘,物业费约29元/平;
东北部郊区某新楼盘的物业费直接飙到36元/平。

尽管物业费很贵,但几乎没人拖欠,毕竟拖欠的法律后果也严重到超出想象。2022年一则新闻报道,某小区一位业主连续7年拖欠物业费,当欠款累计到3万多新币的时候,房子被业主大会强制拍卖掉了…
图源:联合早报


和前面提到的物业因素相比,地处赤道带来的气候优势显得有点杯水车薪,但和国内绝大多数城市比起来,还是能实实在在省下不少钱的。

比如泳池既不用设计温控系统、也不用考虑秋冬季的恒温问题,一年的电费就能省大几十万。

新加坡泳池的内卷方向主要是造型,最近五年内建成的新公寓里,无边泳池已经是基本操作了。
图源:STACKED

另外,热带地区的绿植非常好活,前期做好景观之后,园丁的维护工作主要就是修剪疯狂生长的枝叶,几乎不需要浇水施肥,更不用年年花大钱补充昂贵的草皮和植物。

图源:STACKED


我们需要怎样的生活空间?


在国内,有会所的小区总是更好卖。

哪怕只是多了几张乒乓球桌、多了一段健身步道,都能吸引更多人的兴趣。公共空间产生的联想,是一种更舒适、更便利的生活。

但那些为了炫技、为了提升档次而设置的会所,和居民的生活是很割裂的。尤其是奢华的社交空间,作为摆设的意义远大于实用。用不上,就没有存在的意义,被空置也是必然的结果。

如果对公共空间的美好许诺,只是楼盘促销的手段,消费者也不必再为此买单。

也许是贫穷**了想象,但我真的想不到什么人会高频造访小区会所里的洋气酒吧和这种明显带有个人审美偏好的茶桌...
图源:安.Lounge(上)、南宁中海甲叁號院(下)

还想说的一点是,维持好环境,不光需要物业的靠谱工作,也需要居民一起维护。

现在国内的社会新闻里,能看到业主在为公共绿化面积被侵占而积极投诉维权,联名投诉消防通道没有保持畅通等等。

这些都是很积极的改变,如果想让楼下的空间成为家的外延,也要真的把公共空间当做家的一部分来对待

我住的那段时间里,观察到大家用完休闲亭的桌椅后,会自觉清理桌面、归位椅子;图书室的书架也越来越满,都是居民们贡献出来的。
图源:住范儿自摄

1925年,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提出了一个相当有人文理想的居住理念:“分配给每个居民住宅和附属建筑面积应为100平方米:住宅50平方米,花园50平方米。儿童、青年男女应该在每天每时都可以运动、消遣,而且是在家门口,不是到体育场或者其他什么地方。”

100年过去了,人们从简陋的平房搬进了现代的商品房住宅,对便利的需求已经被充分满足。与此同时,每个人的私有面积也越来越小,对公共空间的向往开始越来越强烈,会所的出现正是这些需求的投射。

柯布西耶所设想的理想生活,会在下个100年实现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Archiver|手机版|乐清城市网 ( 浙ICP备2020043312号-4  

GMT+8, 2024-11-23 17:30 , Processed in 0.052945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