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乐清城市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浪微博登陆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查看: 4075|回复: 0

梅花香自苦寒来---记著名版画家黄信侠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23-1-5 20: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快速分享:收藏到QQ书签转播到腾讯微博分享到QQ空间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到网易微博
来自 浙江温州

题记:从辛卯到癸卯,12年光阴似箭。2023年1月4日,惊悉著名画家黄信侠不幸仙逝,心情极为悲痛。翻起12年前,发表在《乐清湾》,采访黄老师文章,仿佛昨日。


黄信侠老师是一位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他的丹青笔墨紧随时代,用画笔描绘出时代的变迁,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情追求。他极具艺术天赋,版画,国画,油画,等无不精通。难能可贵是他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创新,又辛勤育才,桃李芬芳。黄信侠老师千古!愿黄老师在天堂尽情绘画。以此旧文,沉痛悼念!


微信图片_20230105201321.jpg

黄信侠,1942年,生于浙江乐清。现为乐清市文化馆美术研究员,是我国黑白木刻优秀画家。先后创作各类美术作品千余帧,其中版画约二百件,在《人民日报》、《美术》等报刊发表。有《姑嫂豆腐坊》等11作品分别被中国美术馆和北京鲁迅博物馆收藏。《光的对话》2006年被韩国美术馆收藏。出版《黄信侠画集》和《吾乡吾土——黄信侠版画作品选》。2011年4月《黄信侠版画作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其艺术事迹入选《中国现代版画史》。



梅花香自苦寒来
——记著名版画家黄信侠

董联军

微信图片_20230105201329.jpg

雁荡寒梅 79.8X161.1CM 2010

辛卯四月,春意盎然。来自南方雁荡山的寒梅在中国美术馆盛开,似一曲清灵的天籁山歌,久久回荡在中国当代最高艺术殿堂。“吾乡吾土——黄信侠版画作品展”暨作品的学术研讨会就在这里隆重举行。观者络绎不绝,流恋忘返,莫不被眼前精美的版画艺术所陶醉。


微信图片_20230105201333.jpg

油画(自画像)1988年

今年是新中国版画走过八十年头。从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起,浙江作为中国新兴木刻艺术的摇篮,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过个展的浙江版画家仅有二人。一是荣获首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的版画木刻大师赵延年。第二位便是黄信侠。雁荡山花在首都艺术圣殿怒放,作为乡里甚感自豪的。同时也十分敬佩先生献身于艺术的毅力和精神!百花齐放,高朋满座。出席先生作品学术研讨会有著名版画家和专家学者:《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与前主编夏硕奇、李树声教授、张远帆教授、代大权教授、丁宁教授、著名版画家莫测先生、著名学者李允经、作家王丽、温州政协副主席高育厅等政界、学术界与中央美院、清华大学学生等四十余人。


往事历历,回顾漫长而坎坷的艺术人生,先生欣慰地说:“虽年过花甲,但深感艺海无涯,学无止境。举办个展,出版画集,既是对自己丹青生涯作一番梳理和检阅,也借此机会求教于方家,以促使晚年艺术更为精进。”先生为乐清市文化馆美术研究员,自学成才,“无师自通”,是我国黑白木刻的一位优秀画家。1942年生于浙江乐清,这是东接大海之晖、北揽雁荡之秀,自古民间美术传统丰富,崇文尚艺的好地方。新中国建立时,先生年仅七岁,但痴迷绘画,尤勤于速写,俨然一位少年艺术家。十三岁时就创作木刻《耙柴泥》,小小年纪就把艺术创作跟生活联系起来,显示出非凡的艺术才华。先生说这幅画是自己当年的生活写照,那时生活困难,放学后光着脚丫,背上箩筐,拿着长柄耙,使劲地耙些遗落的柴禾(俗称耙柴坭)。画面虽然有些稚气,但是充满了勃勃的生活气息。自己结缘版画,来自偶然发现。一次他去后屋老伯那里买描红本子,发现描红本制作过程——把写好的字翻过来摹到木板上,然后用刀刻出,刷上红水就印出来了。先生此后就开始模仿描红本的制作方式刻字、刻人物头像,再用水墨印制,于是创作了首幅版画《耙柴泥》


微信图片_20230105201337.jpg

耙柴泥 1955年初中时创作

先生一直生活在温州,在抗战前期这里就是新兴版画运动的重镇,出现了“温州黑白版画会”、“春野木刻研究会”等进步木刻团体,产生了像郑野夫、张明曹、王良俭、夏子颐、张怀江等著名的版画家。他们留下了新兴版画的火种,更为重要的是开启了当地现实主义的创作思 想。先生正是这种创作思 想的继承者,他对现实生活的表达和揭示,不是冷冰冰、干巴巴的,而是以自己的满腔热情去贴近生活。用火一样的激情,诗一般的绘画语言,去塑造形象、渲染画面,使作品的意蕴深远,更具感染力。


微信图片_20230105201343.jpg

  1958年乐成街景(油画写生)

孜孜矻矻,刀木人生。数十年来,他把艺术之“根”深深扎入家乡丰腴厚实的风土人情、水村山郭,师化自然,几近痴迷,心营意造。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不断探索艺术的无穷奥秘,追寻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作为一位版画家,他苦心耕耘黑白木刻,深受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浙派版画代表人物“两张”(张漾兮、张怀江)和“两赵”(赵宗藻、赵延年)的影响,刀法变化丰富,细密周致,虚实结合,意写奔放。尤其在艺术语言上的探求既是传统的又是开放的。除了吸收中外版画大师的语言经验,还广泛学习中国画及民间美术的精华,进一步提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著名美术理论家、《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说:“从作品中看到黄信侠艺术天赋是非常高的。他自学成才,“无师自通”,形成了时代气息和精神面貌相吻合的独特艺术风格。”


先生的版画创作大致可分三个阶段。从50年代到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到现在。三个阶段发生的变化,实际上和整个新中国版画历史发展进程以及审美视角的转化都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从很甜纯、很质朴的乡村意趣中寻找平常诗意,又从这种诗中发掘形式美感,使作品始终散发着泥土的芬芳,符合时代和审美的追求。


微信图片_20230105201347.jpg

支农组画之一 26.7X43CM 1960

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国社会主要是从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体现这一时代主题的艺术作品也主要以农村发生的社会变革与人文风貌为表现对象,正是在这样一道独特的艺术风景线中,先生的天赋和才华得以施展。他的版画作品所表现的,都是他所熟悉、他所经历的浙南乐清的人与事、乡土与风情。1958年先生在温州师院读书。那是大炼钢铁、大办农业的“大跃进”年代。整个学期不上课,而去干割稻子、插秧、担炭、洗铁砂、做砖瓦等体力活,天天劳动,太累了!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创作了《田野上睡觉》。


微信图片_20230105201351.jpg

春风莺歌 64X40.3CM 1963

《支农组画》和《备耕组画》作品等,均是以农村为题材。1960年,先生18岁,便在《浙江日报》发表了版画处女作——《支农组画之一》。其画构图丰满,人物变化丰富,有蹲、坐、站,而且生活气息非常逼真,表现篾工赶制畚箕火热的生产场面。1960年秋,先生又创作的《收获番薯的季节里》,表现农民收获番薯的景象。山谷之中到处晒满了番薯丝,溪流旁的农民还在忙碌着,有的在洗,有的在刨,有的在挑,山村风光和人物活动有机融合,作品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1963年创作《春风莺歌》表现意气风发的青年在田间休息的景象。反映当时青年满腔热情、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一边朗诵,一边干活,歌颂生活,歌颂春光,再现上个世纪60年代初,大批知识青年走向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历史痕迹。从先生所创作的木刻作品中,人们充分感受到浙南山区地域鲜明的特征,他始终反映了在这块土地上生息、劳动的父老乡亲形象,使人产生亲切而纯朴的感觉。浙江省原美协理事、温州市美协副主席林宣文先生说:“黄信侠先生五十余年坚持黑白版画为主体的创作,不为名,不为利,特别在改革开放的三十余年中,毫不动摇,无悔无怨,是难能可贵的。五十余年坚持源于生活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讴歌劳动人民和祖国大好河山精神是值得大家敬佩和艺术界学习的楷模。黄先生这种优秀品质,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美术作品,真不愧于人民的艺术家。”


宝剑锋从磨砺出,先生的艺术创作可为艰辛。每逢空闲他都到企业厂矿、街头巷尾、海边渔村或山乡田野去画速写,一发现可刻的题材就动手勾稿,有时在木板上直接画墨稿。那时,《浙江日报》美编邓泳涛同志、傅伯星同志(虽然没有碰过面),但经常来信向先生约稿。不久,学校领导在晨间读报时,发现《浙江日报》刊登了先生的作品,领导说他晚上“睡的迟,影响第二天上课”、“画画为自己,只专不红”……。


微信图片_20230105201355.jpg

雁荡春 色 40X64.5CM 1961

特别是1963年后,《解放军报》、《工人日报》、《教师报》等报刊与《浙江日报》一样,在作品刊用前,总是要来函征求单位意见。对此,单位领导不但不予支持,反而采用调动任教学校、增加课时、下乡劳动等方法,压制先生的创作热情。很多老师心中很感不平,向他深表同情。为了工作,为了能得到创作版画的权利,先生逆来顺受,忍辱负重。为了完成报社的约稿,每天只能利用夜晚九时至第二天六时的睡眠时间。有时晚九时后也受到干涉,只得等校长打起呼噜声后,先生才开始开灯执刀。尽管创作时间少,但日积月累,从1960年至1966年,先生完成了50余件版画作品,其中发表在《浙江日报》、《解放军报》、《工人日报》、《浙南大众》等报刊上达40余件,主要作品有:《与社员商量办事》、《丰收的喜悦》、《收获番薯的季节里》、《春风》、《造肥歌》、《与越南人民并肩作战》、《各行各业支援农业》、《好锄头》、《检验》……等,成为当时表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青年版画家。


微信图片_20230105201359.jpg

造肥歌(烧蛎灰) 23X53.2CM 1961

著名美术理论家、中国美院资深教授李树声先生发自心腹地称赞先生:“他能坚持到今天是很难得的,一个人想搞艺术半途而废的太多了,一个是天分差,一个是受各种各样环境的干扰。在地方跟我们在中央美院生活不一样,我们在中央美术学院谁要是一边教书一边搞创作,那会受到学校鼓励的。但是他想当年在学校教书,再搞创作就变成资本主义尾巴了,就要割去。尤其在极左的思潮影响下,真的是没有活路。所以在地方能搞到这个水平太不容易了,并且他的版画做到与时俱进,充分表现新生的力量和美的东西”。


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先生迎来了自己版画创作的第二个高潮,构图奇巧,刀法神妙。先后创作出以表现浙南山乡改革巨变为主题的系列作品,如《山乡十月》、《姑嫂豆腐坊》、《落日炊烟人未归》、《月有阴晴圆缺》和反映乐清黄杨木雕手工业的作品《艺徒》、《琢磨》等成为新时期乡土写实版画的重要代表之一。


微信图片_20230105201404.jpg

山乡十月 34X26CM 1982

如果说60年代先生作品以人物表现为主,艺术手法相对纪实,那么80年代以来先生的作品则以巧思佳构而显现出优美与抒情的笔调。这些作品往往将人物放到山村乡土的景物中,通过环境的描写达到情景交融、以景抒情的境界。在80年代以来在他的作品中,这个“景”不仅勾勒了他所熟悉的以浙南雁荡山村为背景的生活环境,显示出醇厚丰实的乡土意味;而且这个“景”,也是先生寻找形式和内在美的重要载体。在《雁荡组画》、《山村夜雨声》、《深秋》、《新桥》和《落日炊烟人未归》等作品中,从中看到这些作品既有作者对乡土诗情的开掘与营造,也有对于画面黑白灰、点线面视觉形式的探寻与经营。乡土诗情与形式审美,构成了他这一时期的艺术主题。


微信图片_20230105201409.jpg

落日炊烟人未归 44X50CM 1980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如《落日炊烟人未归》反映了上世纪80年代初,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群众热情空前高涨,农民辛勤耕作的景象。画面中天已近黄昏,村落里升起缕缕炊烟,忙于农活的人们还没有回家,整个村庄显得寂静冷清,先生没有正面去表现人们的劳动场景,而是用侧面去反映这一新变化,富有诗意。


微信图片_20230105201413.jpg

姑嫂豆腐坊 第二稿 67.8X49CM 1982

创作于80年代初的《姑嫂豆腐坊》,是先生在雁荡山区所见所闻。时年,他在雁荡开会,晚饭后散步,听到阵阵有节奏的石磨声,就循声而去,原是给割掉了“资本主义尾巴”的豆腐坊在开工。只见一位中年妇女忙着给石磨里添豆,另一位二十出头的姑娘挽着衣袖轻快地转动着磨盘。原来是姑嫂看到形势变化,于是重操旧业,每晚做好豆腐,第二天挑到市场卖。先生觉得这是代表农民自觉走向富裕,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农村出现的新气象,很有必要把它表达出来。谈起当年自己创作此画,先生说有一个小插曲。正当热心起稿时,一个同行来说:“你为什么不跟形势!《姑嫂豆腐坊》创作没有意义了,你知道吗?柳市地区把先富起来的能人封为‘八大王’,你的学生胡金林作为‘八大王’之首在潜逃,其他人分别以投机倒把等罪名被捕入狱。”但先生坚信自己对这一事物的颂扬是正确的,于是坚持创作。不久,“八大王”相继获得平反。《姑嫂豆腐坊》于1984年在《新美术》刊发。


《姑嫂豆腐坊》可以说是非常朴素的小题材,就是嫂子和小姑子磨豆腐,但是读者可以从这件小事情里面感到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信息,像报春鸟一样来提示我们一个新的阶段的开始,这就是艺术家的敏感。《姑嫂豆腐坊》构图精美,自然流畅。画面顺着凹形的竹片向一个木桶里滴水开始,再通过碎石铺成的过道,自然而然引向画面中心——姑嫂磨豆腐,然后通过人的形体来传达出刚刚改革开放之后,人们忙碌心情,以及迫切走向幸福生活的愿望。尤其那错落的房屋,掩映的棕榈,再加上人物后面一片白光,有机地创造了真实、亲切而富有原生态美的山村夜景。而这种景象在当时农村是新鲜事,它代表着农民自觉走向勤劳富裕的时代步伐。美学家杨成寅先生评论这幅画时说:“自然美和社会美及艺术美,就存在于这质朴而富于特征的人物和场景之中。标语和图解一扫而空,这是新时期现实主义的胜利。”


改革开放之初,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开始富裕的时候,精神生活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作者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当时农村从封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发展到自 由恋爱。如《月有阴晴圆缺》,就是这一时期的佳作,她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发生感情纠葛后的尴尬,时在黄昏,碧月澄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其实也是人生的一种况味。


微信图片_20230105201417.jpg

月有阴晴圆缺 44X36CM 1982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先生的版画之所以取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正是因为扎根于现实生活,热情拥抱现实生活的结果。他能在平凡生活中寻找不平常的东西,从旁人熟视无睹的现实生活中挖掘出生活之美,表现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审美观,同时力求显现浙南地域特点,使自己的作品蕴含着与众不同的乡土文化内涵。全国版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教授代大权先生说:“中国版画一直是两条腿在走路,除了院校版画这是一种追求学术性更趋向于小众表现的需求,还有一种是社会板块的博大,黄先生恰恰代表的是版画的博大。遗憾的是象黄先生这样社会版画的作者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


德国批评现实主义作家冯塔诺说:“现实主义囊括全部丰富的生活。”自然、社会和人,是它全部的内容,但人是它的主体。随着改革与开放,不少艺术家在中西不同文化的撞击之下,一窝蜂地涌向前卫艺术的大潮,更有不少人丧失了自我判断的标准和人文精神。先生坚持用良知去追求艺术的本质,坚定地认为:“艺术作为反映现实又是审美理想反映的载体,应该积极向上而又有朝气,用美好的情感去唤起观者的共鸣。”他的不少表现浙南山区自然风光的作品,都洋溢着令人心醉的乡土美感。无论是山峦、溪流、山路、村落……都能让人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诗情画意。作为一个版画家,先生始终对人及社会怀着极大的关注。对人、社会和自然的关怀和理解,是先生现实主义艺术的出发点和归宿。前《美术》杂志主编、著名美术理论家夏硕奇先生说:“我觉得现在在艺术家里面,要保留着艺术家的气质也是不容易的。黄信侠先生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在考虑事物的不计得失情怀,这也是他在艺术上能够不断前进的一种基本素质。艺术气质里面包括对生活的大爱,对生活的敏感,我觉得他是非常有才华,他身上体现了很明确的特点,就是与时代同步。”


微信图片_20230105201421.jpg

漩涡里的歌 66X46.5CM 1987

1985年至1994年,先生又开始从事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历时近10年。这期间一个重要的转变是在原先纯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发展了形式语言。在表现方式上不但有强烈的动感和视觉冲击力,而且还吸纳了象征主义手法,以现实为本,以形式为辅,着重表现民族精神和革命气节。如1987年发表于《版画艺术》上的《旋涡里的歌》就是这一时期的精品力作。画面把人物从左下角到右上角呈“S”形向上的趋势分布,暴风雪像一个大旋涡,以强烈的动势占据整个画面,使画面处于跃荡的运动之中。被旋涡掩盖了的局部人物和景物,使“S”形有隐有显,虚实相生,藏与露增强了内涵和意蕴。静和动,黑与白,虚与实,一系列的对比,使作品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效果。生动的表现了新四军领导下的三五支队,利用除夕夜的短暂空隙,突出重围,在暴风雪的夜晚转战雁湖岗的事迹。为了体现作品的力度和真实,先生根据周丕振同志写的革命回忆录《雁荡峥嵘》的描述。他与几位学生攀登雁湖岗,寻找在暴风雪袭击下艰难的自然环境与新四军千辛万苦不畏风暴的强烈感觉。


微信图片_20230105201425.jpg

解放区的天 49X97CM 1987

这套革命组画中还有《雁荡丰碑》、《解放区的天》,都是以浙南一带的革命故事为背景,以强烈运动感、形式感来体现画面的内在精神,后来皆为《浙江日报》刊用。著名版画史家、评论家,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员李允经先生评论先生道:“鲁迅先生所开创的中国新兴木刻运动,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艺术要为大众,为人民服务。他非常肯定黄信侠先生的作品,他热爱大众,深入大众,表现大众和歌颂大众。比如《雁荡丰碑》作品场面开阔,观之荡气回肠,堪称黄先生木刻艺术的扛鼎之作,可以说在木刻史上有地位的作品。”


微信图片_20230105201430.jpg

雁荡丰碑 91.5X183.3CM 2010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90年代的中国农村日新月异,先生的视野也进一步拓宽,创作了一些生活题材的作品,它们以反映社会建设为主,有涉及到扶贫、救灾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其主要作品为《山道》、《力的变奏曲》、《春风》、《呼啸的山庄》、《留守老人》、《光的对话》等。这些作品,在创作手法上更趋简洁、单纯,突出特定的环境,用环境来衬托主体,人物不再像以前的作品众多,只是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微信图片_20230105201434.jpg

留守老人 68X79CM 1999

先生在从事版画创作的同时,还涉及中国画、油画等其它画种,各画种之间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像《雁荡山烈士墓》、《雁荡风光》等作品,画家采用山水画的意象性处理空间及散点透视的手法,表现山石也利用某些皴法的特征。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先生对中国画研习与创作的深入,中国画对于“象外之象”的追求与“因心造境”等独特的表现方式也给予他的版画创作以很大的启发。在《净水》《雁荡寒梅》《童年记忆——那个眉毛月的夜晚》和《雁荡天风》、《雁荡啊雁荡》等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对于超然物外那种文人心境、文人意趣的表达。这不仅是从文化的角度对文人版画创作的一种探索与开拓,也是在精神文化上的一种诉求与归宿。如《雁荡寒梅》似在画梅,又不全在画梅。古人画梅讲究,老,曲,倚,疏。但是先生所画不是疏落的梅,是盛开怒放的美,这是通过对梅激情奔腾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一种勃勃生机和正气浩然的人生境界。又如《雁荡啊雁荡》画面以“天下第一门“之称的雁荡山胜迹——《显圣门》为主体,采用仰视的艺术手法,顷刻间那雄伟矗立的相对两山,仿佛如张开的双臂拥抱大自然,气势磅礴,胸怀天地,充分展示了雁荡山另一面雄浑奇秀的特征。著名美术理论家、北大艺术学院副院长丁宁先生说得好:“中国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概念就是风骨,这个风骨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骨就是一个东西撑起来,有架势,有力度,既有力度的东西,结构的东西很硬的,同时它有灵动。黄先生的作品有一种艺术诗意升华的东西,尤其在骨的方面文章做的很足”。


微信图片_20230105201437.jpg

啊!雁荡,雁荡... 81X160.6CM 2010

把画集取名吾乡吾土,表达了先生对自己乡土的热爱。全国版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教授张远帆先生说:“黄先生一直生活和工作在乐清这块故土上,也一直以自己的作品创作在回报着故乡的养育之恩,在作品创作之外他还有很大的功劳,他为乐清美术人才的培养做了很大的努力也做出很大的贡献,这是他对故乡非常了不起的贡献,现在在我工作的中国美术学院里面就有一批中青年教师来自乐清。”为了把乐清的美术事业搞上去,先生利用文化馆的各种优势和设施,开展群众美术活动,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于1998年2月组织成立了“东皋画院”。利用暑、寒假和双休日开展美术培训,经其辅导培训有数百人考上美术专业大学。


微信图片_20230105201441.jpg

吾乡吾土 80X125CM 2006

梅花香自苦寒来。先生植根于现实主义的丰沃土壤中,与时俱进。在传统与现代,民族性与时代性中努力探索。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艺术的道路上,先生坚持自己信念,似雁荡大侠披荆斩棘,不断攀登新的艺术高峰。



微信图片_20230105201446.jpg

呼啸的溪谷 71.5X43.3CM 1999

微信图片_20230105201451.jpg

福地春风 81.7X63.7CM 1995

微信图片_20230105201455.jpg

流水行云山自在 91.5X50CM 2010

微信图片_20230105201459.jpg

难忘的记忆系列一-乡亲 68.5X79CM 1986-1994

微信图片_20230105201504.jpg

难忘的记忆系列二-洪流 68.5X79CM 1986-1994

微信图片_20230105201508.jpg

难忘记忆系列三-火阵 68.5X79CM 1986-1994

微信图片_20230105201511.jpg

难忘的记忆系列四-母亲 68.5X79CM 1986-1994

微信图片_20230105201515.jpg

乱云飞渡仍从容

补记:黄信侠老师才华横溢,他不仅在版画领域独树一帜,而且在油画,国画,连环画,速写等方面,也成就非凡。


对于黄信侠而言,他在艺术道路上,也遭遇过如此之境。成名版画,反掩盖了他在国画、油画等方面的艺术天赋。然国画天赋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著名国画大师张仃发现。


张仃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现代中国艺术家、教育家、清华大学教授。其焦墨山水画继承了中国传统,笔墨、章法,借古而出,计白当黑、以“知白守黑”哲学观念去创造山水意境,可称“独步当今”。他反 对一味摹古,主张对真山真水写生,反映现实生活,他上溯五代两宋的传统,重返自然,变临摹为写生,变写意为写实,注重现实生活中新题材新内容的表现和新境界的创造。


1986年,时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著名画家张仃先生,来到有“百工之乡”美誉的乐清,考察调研工艺美术。黄信侠时任乐清县工艺美术公司艺术科长,陪同张仃先生。


乐清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之都,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传统工艺美术重点产区,向来以品种多、工艺精、人才辈出而著称。在中国工艺史上,“浙江三雕”名声远扬。所谓“三雕”是指:乐清黄杨木雕、东阳木雕、青田石雕。乐清县工艺美术公司是乐清县二轻工业局的下属单位,人才济济,蒸蒸日上是乐清改革开放初期,当时出口创汇的大户。


新中国成立后,在增加产量,多创造外汇,为实现大工业建设服务”政策指导下,乐清传统工艺美术得到恢复和迅速发展。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乐清先后成立众多生产合作社、地方国营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大规模生产万缕丝花边、十字花、草编、黄杨木雕、细纹刻纸、竹编、象牙雕、登山鞋、节日灯等工艺美术产品,大量出口创汇,社会经济效益明显。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工艺美术是乐清普通家庭最为重要的副业形式。据不完全统计,最兴盛时,乐清有十万多家庭直接、间接从事工艺美术外发加工,大多数人是在农耕、家务、工作之余“随时”进行的,类似于“客厅工厂”。


这期间黄信侠先生创作出来两副经典版画作品,分别是创作于1980年的版画《琢磨》和1981年的《艺徒》,反映了乐清黄杨木雕的不断发展壮大历史进程。



微信图片_20230105201519.jpg

艺徒 40X41.5CM 1981

当时在会议室张仃先生看到墙上一幅山水国画作品,甚为惊叹,忙问身边陪同的乐清县二轻工业局领导:“这张画是谁画的?”大家笑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是这位黄信侠同志画的啊!”


微信图片_20230105201523.jpg

琢磨 30X29.3CM 1980

张仃说道:“这就是我心中,要寻找的山水国画,我正要找这样画的人。此画笔墨自 由,酣畅淋漓,来自然之源,抒胸中之意,实为难得。”张仃作为一代山水画大师,可谓踏遍千山万水,阅尽国画无数。黄信侠的山水国画,能上张大师的法眼,一定是别具一格的艺术天赋吸引他。当时张仃大师问黄信侠:“师承哪位方家?”黄信侠答,自学的。张仃大师笑道:“我看你有二位老师,一位是自然之师,另一位是古人之师;师自然,师古人是艺术常青的不二法门。你这完全是自学成才,无师自通的天才啊!”


微信图片_20230105201527.jpg

张仃对陪同的二轻工业局领导说:“乐清可是藏龙卧虎之地,黄信侠是一位难得的人才。如果他在我身边学习一年半载,相信他的艺术才华是不可限量的!”对于这个天赐良机的机会,黄信侠却因工作和生活的种种困难,被擦肩而过。这是他深为遗憾的人生话题。


当时张仃大师为乐清题了“工艺美术之乡”的墨宝,还特意给黄信侠题了“学无涯”的赠言墨宝,以此鼓励。如今,每当看到张老墨宝,黄信侠触景生情,倍感亲切与鼓舞。


中国山水画贵在气韵生动,传情达意,营造意境。黄信侠用“线与墨”营造出的“意境美”,别具一格。他的水墨线条,随心所至,自然流露,毫无矫作;他的墨色,酣畅淋漓,风生水起,水墨交融。他所传达的意境很有自然性、生动性和真实性,可谓“景中有画,画中有境”。他的写意国画,水墨雁荡,充分寄托了作者对家乡雁荡山的真挚情感和亲身感受。雁荡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之誉,万山重叠,群峰争雄,飞瀑凌空,移步换影,其风景既有黄山之奇,也有庐山之秀,更有华山之雄,这些雁荡元素在黄信侠的水墨山水中,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微信图片_20230105201531.jpg

国画《奇峰蕴秀》1993

微信图片_20230105201535.jpg

藏书票四幅 9X7CM 1990

微信图片_20230105201540.jpg

苦战能过关(年画)1977

微信图片_20230105201544.jpg

舞台速写

微信图片_20230105201548.jpg

儿童文学作品插图 1.好妈妈 10.5X17CM 1963

微信图片_20230105201552.jpg

儿童文学作品插图 2.窗台上的儿子 11X17CM 1963

微信图片_20230105201556.jpg

雁荡烟雨(油画写生)1984年

微信图片_20230105201601.jpg

国画山水

来源:人文大地编辑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Archiver|手机版|乐清城市网 ( 浙ICP备2020043312号-4  

GMT+8, 2024-5-3 07:23 , Processed in 0.058815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