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乐清城市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浪微博登陆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查看: 20|回复: 0

[白石] 白石这位石雕传承人化身鉴宝人 上央视《一槌定音》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快速分享:收藏到QQ书签转播到腾讯微博分享到QQ空间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到网易微博
来自 浙江温州
      “刀笔刻中秋,月圆映清辉。”中秋国庆双节同庆,除了大型中秋篆刻活动和国庆节希腊艺术家在潘海宾石雕技能大师工作室交流外,令乐清籍高级工艺美术师、“乐清石雕”温州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潘海宾欣喜的是,最近他受邀上了央视CCTV2《一槌定音》栏目,化身鉴宝嘉宾,让这场古今对话有了非遗传承的厚重底色。
11.jpg

潘海宾(右一)。
      作为央视财经频道的王牌鉴宝栏目,《一槌定音》凭借权威专家阵容、严谨鉴定流程与前瞻性价值解读,早已成为收藏界公认的“风向标”。
      本期《一槌定音》节目精彩纷呈,汇聚了跨越千年的艺术瑰宝。从清宣统时期的粉彩夔凤纹大碗,到元代的青铜瑞兽砚滴;从国画大师许麟庐笔下的《兰石图》,到明代典雅的天鸡耳簋式铜炉,再到清光绪年间的粉彩龙凤纹茶碗,五件跨朝稀世藏品震撼登场,不仅展示了华夏文明的璀璨多姿,也考验着鉴宝专家的学识功底与审美眼光。
      “艺术是相通的。”潘海宾是白石人,深耕石雕行业30年。在鉴宝现场,他从材质肌理、雕刻工艺视角,跨界解读古物背后的匠人智慧。潘海宾以其沉稳睿智的点评、专业严谨的分析,赢得了现场嘉宾和观众的高度认可。他在点评粉彩龙凤纹茶碗工艺时,巧妙联系到石雕艺术中对于线条韵律的极致追求;在鉴赏石器纹饰时,亦能旁征博引,阐释传统工艺美学中的共性法则。他说:“雕刻要与石头不断对话,这和古物收藏读懂岁月密码是同一个道理”。《一槌定音》节目“猜价—出价—十秒夺宝”的激烈博弈,直观展现非遗石雕与古董藏品在市场中的价值共识。
      潘海宾跟随其父——中国石雕艺术大师潘锡存学艺。18岁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美院)后,他师从张锠等教授系统学习雕塑,曾参与钓鱼台国宾馆大型紫砂壁画《钓鱼台史记图》的制作,学院派视野与传统技艺的碰撞,让他的创作打破边界。
      他坚持“因材施艺、依色取巧”,在《芳华》中以秋冬荷叶演绎生命轮回,用《一树一菩提》传递哲思。他用“俏色巧雕”与镂空技艺,让顽石“开口说话”,《唤春》《春夏》等代表作屡获全国“工美展”金奖,多件作品被浙江省博物馆等机构永久收藏。他出版专著《点石成金》,还在浙江大学、中国刀剑博物馆等场所开展非遗讲座百余场,工作室年均接待访客千余人次。从培养近百名学徒的专业传承,到创作《福喜情缘》等受年轻人喜爱的婚庆系列石雕,他用“美学引导+实用创新”的方式,让乐清石雕真正融入当代生活。
      此次他在节目现场带去夺宝奖品《湖石翠影》,以立体镂雕与圆雕交织,既保留了石的古朴苍劲,又赋予其“石伴平安、翠鸟鸣福”美好寓意。
来源:白石记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Archiver|手机版|乐清城市网 ( 浙ICP备2020043312号-4  

GMT+8, 2025-10-16 22:06 , Processed in 0.042974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