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泰州一对父女双双考研成功的好消息刷屏了。
女儿小冒,收到了上海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51岁的父亲冒晓彤,收到了扬州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小冒年轻,考研成功不稀奇。老冒年过半百,却还如此努力,不得不让人佩服。
不过,看完新闻,网友们也有一些问题想继续了解。比如,51岁考研是否超龄?考研是否有年龄**?为了考研,老冒都做了哪些努力?老冒的导师和所在院系对这个大龄学生怎么看?51岁了,老冒考研是想学点啥……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教育报记者通过采访相关部门、高校、当事人和查阅资料,来一一解答。
0151岁了,还能考研吗?
老冒今年51岁,乍一看是有点超龄。 然而,根据教育部2022年9月5日发布的《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对象主要为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本科毕业以及具有与本科毕业同等学力的中国公民。其中,并没有和年龄有关的规定。 据老冒本人透露及扬州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证实,他考取的是在职研究生,即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按照《规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 也就是说,51岁的老冒考研并被录取,完全合理合规。 其实,早在2014年之前,考研确实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年龄**的。当时,按照经费来源,硕士研究生招生分为国家计划、自筹经费和委托培养三类,针对国家计划内招生报考者有年龄要求——“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后两类并没有年龄**。 2014年年初,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印发《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扩大拨款范围,不再有国家计划、自筹经费和委托培养的区别,仅按照就业办法分为“定向和非定向”两种类型,年龄**也就自然取消了。 2016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当年12月1日起,在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基础上设立非全日制研究生,相关工作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招生。至此,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冒晓彤就是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考取的非全日制研究生。
02
大龄考研,究竟为了啥?老冒是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房地产服务中心的一名资深房屋安全检测鉴定专家。 “以前上大学的时候,我学的是纺织化学专业。后来,因为工作调整,阴差阳错进了房地产行业。”多年来,为了适应岗位需求,老冒通过自学,获得了土木工程专业的自考本科文凭。后来,又获得了工商管理专业的自考本科文凭。 边工作边充电,老冒一直都是同事们眼中的技能先锋。但下定决心考研这么大的事,主要还是跟女儿有关。 前年暑假,小冒即将升大三,深思熟虑后决定考研。虽然方向已定,但迟迟未付诸行动。 “闺女,老爸陪你,咱俩一起考!”老冒为了鼓励女儿尽早开始准备,跟女儿来了个“约定”。 跟20出头的年轻人一起考研?谈何容易。离开大学快30年,很多知识已经忘光。再加上平常要上班,如何做到每天坚持学习? 老冒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每门课每天复习多少内容,花多长时间,都列出表格清单。工作之余,老冒将所有时间都用来学习。 他要求自己一天背诵50个单词,通过慕课自学高数、材料力学,还将车载音乐换成相关课程音频...... 备考过程中,老冒切身感受到,自己的记忆力没法和年轻人相比。“好多内容刚刚看了,一会儿就忘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他没在心里给“放弃”二字留位置。 遇到不懂的问题,问女儿、上网搜、翻资料,各类笔记和书摞起来足有半人高。
“其实,到我这个年龄,学历已经没有诱惑了。”但是为了给女儿树立学习的榜样,为了兑现当时的承诺,也为了学到真本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老冒还是咬牙坚持到了最后。中午午休看书一小时,晚上回家继续“战斗”,工作日坚持学习5个小时,节假日坚持学习12个小时……400多天的不懈努力之下,老冒通过了招考分数线,接到了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在职研究生的复试通知。
03录取大龄研究生,学校咋想的?
复试中的面试,才是最大的考验。 “我这个年龄,怕是比导师还大。面试还有戏吗?”面试当天,老冒坐在一群年轻的学生当中,心里七上八下。 进场一瞬间,考官们也懵了。然而,老冒有丰富的工程经验,在现场侃侃而谈,还是给考官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老冒对工程实践问题的把握和一线数据的了解,让很多教授为其点赞。 导师严斌和老冒年龄相仿,对他也很欣赏:“冒晓彤同学的工程经验对拓宽研究意义重大。” 最终,老冒高分通过面试。 “前几年,学院还招收到比冒晓彤年龄更大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工办主任田甜介绍,行业发展很快,对专业性技术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转型发展、多栖发展等需求不断增加,大龄考生“回炉重造”的案例越来越多。“终生教育”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呈现形式。 严斌总结多个“大龄研究生”的案例认为,具有工程经验的“大龄考生”更懂得学习的内容和研究的方向。同时,他们的工程经验对专业建设和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这是教与学、研与用的双向奔赴!” 虽然不需要在工作日上课,但严斌表示,在职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压力并不小,各门课程排得满满当当,科研和实践一样不少。 这意味着,入学后,老冒大部分节假日都会坐在一群年轻人当中重拾“校园时光”。 严斌还早早为老冒定制了“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围绕其房屋安全检测鉴定,开展数据分析和理论研究。 此外,严斌还给老冒布置了一份特殊作业:希望他能把工程经验传授给身边的同学们。 对这样一个“大龄同学”,“00后”研究生们好奇之外更多了一份新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