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乐清城市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浪微博登陆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查看: 3029|回复: 0

速写:画者初心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23-7-12 10: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快速分享:收藏到QQ书签转播到腾讯微博分享到QQ空间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到网易微博
来自 浙江温州
速写,画家对抗AI最后的倔强
唐永明

对于从事绘画艺术的人来说,画速写是一种原始的冲动,是本能的驱使,从另一个层面来说,速写是造型的一种手段,它能培养我们敏锐的观察能力,是最能锻炼一个人对景物尤其是对活动的人物客体瞬间的捕捉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是成为画家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或者说是画家常伴一生的**。现在许多画家过度依赖于科技手段,如摄影、录像、投影仪、图像资料等等,在AI和人工智能大行其道的当下,人们已经普遍不太注意这方面的基本功训练,以至于舍本逐末,将一切依附于数字和智能,失去了绘画的初心,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现状。

以前,经常能看见夹着速写本画速写的学生,纯真的眼睛里散发着对艺术的热爱,人越多的地方越能激发他们的热情,例如火车站、商场、码头、工地等等。许多美院的老教授感叹,现在的好多学生其美术素养和从前的大相径庭,有太多都是培训班里速成出来的流水线“产品”,是室内培养的温室花朵,没有经历过自然的风吹雨打的洗礼,对美术缺乏源自内心的真正热爱,更多地带有一种功利性。

微信图片_20230712101119.jpg

史国良 捏胡子的老汉 速写 1995年

就像牙牙学语一样,我们的美术启蒙也都是从一支笔描绘一根线的涂鸦起始,这无疑就是速写的萌芽,就是画者的初心。我们需要的是不忘初心!

速写包括勾线速写、线面速写、明暗速写等,如今考美院,虽然还是需要考速写这一项,但只是作为备考的工具,一旦踏上社会后,放眼望去,我们身边有多少画家、美术爱好者还在坚持画速写?速写就如同曾经帮助我们蹒跚练习走路的学步车,被轻易地抛弃或束之高阁了。

从现代美术史上看,每一位著名的画家像蒋兆和、周思聪、吴冠中、刘文西等大家,都是速写的高手,正因为他们掌握了扎实的速写功夫,才促进了笔墨与造型的完美结合。所以画速写是绘画创作不可或缺的一环。

要解决好造型问题,速写就是重要的手段,便捷有效。哪怕是抽象也是建立在造型基础之上的。只有先解决好造型问题,才能产生整体的审美效果。有人经常把写生和速写混淆起来,其实它们是一回事,但又不是一回事。它们的共同点都是用铅笔、毛笔记录生活和自己的感受,但写生是画生活,是通过写生的形式把它记录下来,并不规定时间范畴,甚至同一地点同一幅画可以写生两三天,但速写重在一个“速”字,是逼迫你在很短的时间里,作出选择和表达,所以相应地你必须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手眼协调能力,以及线条语言的创造能力,好的速写本身也是极为精彩的**作品,上得了大雅之堂。

微信图片_20230712101122.jpg


李震坚 西藏写生 35.5×21.5cm
纸本 炭笔  1962年   浙江美术馆藏

许多人在创作中,人物的动态结构总是画不到点上,首先是解剖没有学到位,其次就是速写画得不够多,有些问题只能通过长期的速写来解决。当速写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有质的改变,你会发现那些人物动态手到拈来,你的线条不再像当初那样生硬、死板,反而像有生命一样,可以相互融合,形成整体,甚至会跳舞,此时,你对绘画创作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创造。

另外,速写能为创作收集大量素材,平时带给我们灵感的东西可能稍纵即逝,通过速写记录下来,这就是我们平日的积累。所以速写能提高我们对形象的记忆能力和默写能力。


叶浅予先生的速写启示
■杨大伟

2020年8月去北京参加朋友的艺术展,恰逢“自强不息——叶浅予先生自选速写作品研究展”正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朋友陪我去观展。记得展品是从叶浅予先生自选的700余件速写作品中遴选出380件,以各地采风、戏曲人物、舞蹈形象、体育运动、动物世界、植物花木六个单元分类,全面展示了叶浅予先生速写作品的魅力。


微信图片_20230712101125.jpg

叶浅予 铅笔速写

第一次看到叶浅予先生的速写,要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那时候我们有个美术老师常常临摹叶浅予先生的速写作品,老师还不无自豪地强调他临摹的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的作品,我听着看着虽然很懵懂,但也似乎能看出来一点小的端倪,此后自己也借了与叶浅予先生相关的册子照着涂写。在那个时代原本很缺乏画册之类的东西,能借到老师的小册子很是爱惜。后来,读大学的时候才更清楚叶先生是一位大画家,从事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教学和创作,笔墨自如爽朗,形象传神生动,艺术成就卓著。他以漫画、速写、舞画“三绝”,享誉中国画坛。由于自己接触叶浅予先生的速写相对较早,在后来的学习中也常常受其启发,所以想谈谈叶浅予先生的速写。


微信图片_20230712101128.jpg

叶浅予 炭笔速写

很多年以前读过他的学生、山东艺术学院单应桂教授写先生的文章,其中记录了叶浅予先生的艺术态度:“我从速写的实践中,提高了自己的造型能力,这对我长期从事漫画长篇创作,有一定促进作用。漫画创作完全靠生活速写中的形象库存,像厨子做菜的调味过程,把库存中的不同形象经过捏合、拼合、凑合,塑成自己所需要的人物形象。”这样看,他作品中的人物所以与众不同,应该在于他们是生活中的人物经过艺术加工而典型化了的。生活速写便是把生活中的形象变成艺术形象的重要桥梁。叶浅予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用笔抑扬顿挫、形象生动传神,从舞蹈人物,京剧、地方戏及民族舞蹈、体育运动、动植物、花木等诸多艺术样式的速写素材。他通过敏锐的捕捉、提炼丰富的现实社会生活,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速写作品。用一幅幅速写为我们呈现了看世界、看生活的视角。可以说速写即是他成为漫画家和中国人物画家的重要前提。


微信图片_20230712101131.jpg

叶浅予 碳笔速写

叶浅予曾经在《从漫画—到速写—到中国画》谈到:“在我刚画速写时,往往心不随意、手不随心,反映形象思维从慢到快的转变过程,又反映意中之人的随意性和眼中之人的随目性,两者之间的矛盾暂时不能协调,但到最后这两者非协调不可,否则,只能冥想意中之人,不能捉摸眼中之人,不能完全掌握造型的完整思维运动,所以说这是造型能力的深化过程。然而,有些感于西方学院派写实主义的人,则认为叶浅予之所以能画速写,是得力于中国式的写意方法转变到西方式的写实方法。这表面看来顺理,实则恰恰悖理。请问:中国式的写意方法从何而来?如果不掌握‘目识、心记、意测’的能动认识运动,写意将成一句空话。”在我看来,“目识、心记”似乎通过量的积累相对容易把握,但“意测”应该是比较高的艺术境界,其过程不仅仅是表现创作者的发现,而是由表及里的艺术演变和转化,由此才可以让认识深化。


微信图片_20230712101134.jpg

叶浅予 铅笔速写

首先,对叶浅予先生而言,速写既是生活的记录,也是创作的素材。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速写创作的工具还是对象选择相对比较方便,也比较适合深入生活,在写生中获取创作素材,激发创作灵感等等,这些透过叶浅予先生的速写作品及国画作品可以看到。再则,叶浅予先生的速写可以作为**的艺术作品。因为优秀的速写作品可以坦诚地表达出创作者的艺术品味,也可以触发观者对于作画时在场环境的假想。速写作为相对快速成就的作品,其本身就含着创作者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感知力,也凝含着创作者的审美取向。最后,叶浅予先生喜欢在生活中速写,面对的都是鲜活的转瞬即逝的人物、动物、植物、风景等形象,这样他可以被置于一个充满活力的自然之中,空气、阳光都会影响到他的视觉感受,这种感受可以让叶浅予先生在自然中保持充盈的生命活力。

长期不懈的艺术积累,使叶浅予先生的速写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貌。当他转向中国画创作时,即构成了特有的叶氏面貌。正如徐悲鸿先生在《叶浅予先生之国画》中所言:“浅予之国画一如其速写人物,同样熟练;故彼于曲直两形体均无困难,择善择要,捕捉撷取,毫不避忌,此在国画上如此高手,五百年来,仅有仇十洲、吴友如两人而已,故浅予在艺术上之成就,诚非同小可也。”(作者系浙江传媒学院教授,本文由叶浅予艺术馆供稿)


速写所呈现的艺术探索和文化融合
■肖谷

速写,是造型艺术基本功之一。更是造型艺术中以简洁概括和具有鲜明个人趣味与感受对所描绘物象进行瞬间捕捉,充分表达画家敏锐的观察和造型能力。本人一直认为:从某种角度上说速写就是见灵性、显才情、亮功底的艺术语言体现,其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微信图片_20230712101137.jpg

肖谷  牵着羊群的老人  速写

速写对于当代绘画的意义在于其为观察和表现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画家不断探索表达艺术语言、表达情感的呈现方式。画家通过速写的“快”与“简”的线条来捕捉所感知的对象特征。甚至有时在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状态下的线条,反而会显得相当生动,这种生动性可称之为是有生命力的体现,以表达画家对生活对生命的关怀。历史上有许多优秀艺术家都留有方法多变、手段多样、有着极强艺术特色和感染力的速写作品。


微信图片_20230712101140.jpg

肖谷  工厂  速写

了解和掌握速写的正确观察物象的方法和准确表达感受的艺术技能是画好速写的地一步。作为造型语言大致可分为六种表达方式:造型练习型、素材收集型、情绪表达型、造型语言探索型、造型语言呈现型、造型语言炫技型。同时,速写又具有主观性表达意义、客观性表达意义、速写的提炼升华与创作小稿、速写的艺术价值、速写的文化精神、速写的时代记录等艺术与文化价值。

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得体的艺术修养与造诣,所呈现的速写的探索之旅极广,这是我40多年速写历程的体会。(作者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上海油雕院原院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Archiver|手机版|乐清城市网 ( 浙ICP备2020043312号-4  

GMT+8, 2024-11-21 17:59 , Processed in 0.039384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