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乐清城市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浪微博登陆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查看: 43299|回复: 0

[相关咨询] “三伏天”千万别做这7件事,你以为在养生,其实在“养病”!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鲜花(92) 鸡蛋(0)
发表于 2023-7-11 13: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快速分享:收藏到QQ书签转播到腾讯微博分享到QQ空间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到网易微博
来自 浙江温州

01
“三伏天”有哪些养生误区?
微信图片_20230711112616.jpg
误区一:夏天过度温阳
很多圈友都知道“冬吃萝卜夏吃姜”这句话,但真正懂得其含义的人却不多。如果理解错误,不仅达不到养生的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

湿热体质的人或者体内阴虚有热者,或者一直在吃温热的食物,如果再过多吃姜就会“火上浇油”引起上火。

同样,有人提倡夏季多喝羊汤也是这个道理,夏季喝羊肉汤进补只适合阳虚之人,大多数人在夏季呈阳盛状态,喝多了羊肉汤或吃多了羊肉,反而会导致上火,出现便干甚至出血的情况,就算是阳虚体质者,夏季进补也需适可而止,不要大补。
微信图片_20230711112627.jpg
误区二:夏天过度锻炼
人们经常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夏季在公园、广场随处可见暴走的中老年人,虽大汗淋漓,仍坚持锻炼。

殊不知大汗会耗伤人体阳气和津液,尤其中老年人一定不要在盛夏过度运动,因为出汗多会导致血液黏稠,容易引起心脏病、脑梗等病的发生。

“三伏天”养生要以避暑为主,静以养心,多静少动。此时锻炼一定要避开高温,在阴凉的地方、凉爽的时间进行,宜做体操、散步、打太极等轻度运动,只要微微出汗就好了,不宜运动量过大。
微信图片_20230711112629.jpg
误区三:每天大量喝绿豆汤
很多家庭一到夏季,家里顿顿离不开绿豆汤,不仅每天大量喝甚至当水喝。可是绿豆汤寒凉,过长时间饮用易伤脾胃。

从中医角度看,阳虚体质或体内偏寒凉的人,如有四肢冰凉、腹胀、腹泻便稀等症状者,不宜多喝绿豆汤,否则会加重症状,甚至引发其他疾病,血虚血亏的人也不适合喝绿豆汤。
微信图片_20230711112632.jpg
误区四:只防暑不防寒
对于很多夏季喜食冷饮、爱吹空调,对于喜欢贪凉的人来说,防寒更需注意。

经常待在空调房中,会导致不知冷热、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冒。颈椎对着空调吹,使颈背部肌肉受寒,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而且天气炎热出汗较多,切忌迅速、大口喝冰镇饮料,忽然过冷刺激会引起血管收缩,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而冷食也易引起胃部不适,影响消化。

空调温度最好跟外面温度相差不超过8℃。关键是不能太过贪凉,如果长时间一味贪图寒凉(冷饮、空调),势必会耗伤人体阳气,损害机体功能。
微信图片_20230711112634.jpg
误区五:雨后凉爽去锻炼
夏季暴雨过后,往往比较凉爽,很多人选择在这个时候出门散步、锻炼,但是雨后出门锻炼反而会加重体内湿气。

夏季暴雨后,湿度随热气蒸发往上走,空气中的湿度其实会加重,雨后散步往往更易出现胸闷、头晕甚至恶心的症状,这就是湿热交杂引起的。

想要祛湿,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潮湿下雨天建议减少外出活动。
微信图片_20230711112637.jpg
误区六:出汗后迫不及待洗冷水澡
“三伏天”天气炎热,稍微动动就一身汗,别提有多难受了,这时很多圈友会迫不及待地去冲澡,而且还喜欢用偏凉一点的水温,这样就相当危险。

人在大汗淋漓时,身上毛孔都处于张开状态,皮肤腠理也是开泄状态,而此时你用偏凉的水冲澡,你觉得很舒服,但是毛孔由于冷水的刺激会骤然收缩,使体内的热量遭到抑制,散发不出去,从而导致中暑。

除此之外,还会使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大量增加,同时也会刺激肾上腺素分泌,综合因素下致使血压升高,尤其是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负荷不了,就很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系统的危险事件,严重时可能有猝死风险。

而且,洗澡水过冷(25℃以下),还容易诱发胃肠道不适和关节疼痛等症状。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阴寒湿冷之气频频进入人体,不但会折损人体阳气,还会将湿气困于人体,湿气缠身百病生,难免给人体落下老病根。

建议大家平时洗温水澡,具体水温以接近人体体温为宜,即35℃~37℃。
微信图片_20230711112639.jpg

误区七:蔬果代替正餐
“三伏天”身体出汗多、消耗大,易疲劳、没胃口,不少圈友选择直接用蔬果代替正餐,但这种方法很容易导致免疫力降低,时间久了容易产生疾病。

即使天再热,也要适当吃些瘦肉、鱼、豆、奶、鸡蛋等。食欲不好时,可变换一下口味,吃莲藕、冬瓜、丝瓜、扁豆等夏令食品。
微信图片_20230711112642.jpg




02
“三伏天”这样养生
效果事半功倍
第一,养气
“三伏天”出汗多,容易耗气伤阴,导致体力、元气不足,机体功能下降。因此养生尤其要注重“养气”,以防到了冬天,阳气不足,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

补气建议:西洋参泡茶
西洋参,也称为花旗参,归心、肺、肾经,能补气养阴、清热生津。《医学衷中参西录》说“西洋参性凉而补,凡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
西洋参气阴双补,特别是汗出过多,人觉得很疲惫、心慌的时候,适合用西洋参泡茶饮,对苦夏者很有利。但西洋参性凉,气虚夹寒证的患者,不适合使用西洋参。
微信图片_20230711112647.jpg


第二,养心
中医认为,心与夏季相通应,心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夏天出汗多,伤心阴、耗心阳,故夏天还是心脏最累的季节,因此夏季当以养心为主,尤其是有心脏病史的患者要提高警惕。

养心建议:常吃红色食物
《黄帝内经》指出,五色配五味,五味入五脏,青色养肝、红色补心、黄色益脾胃、白色润肺、黑色补肾。
中医认为,夏季养心,宜多吃红色食物。比如红枣、西红柿、樱桃、葡萄柚、藏红花等,其中一些成分可以起到养心、温阳、助眠的功效。
微信图片_20230711112650.jpg


第三,健脾
夏季暑湿重,尤其是长夏时节。长夏与五脏之脾相通应,湿热太重会困阻脾胃,所以夏季没胃口、没有食欲是不少人的通病。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一旦吃不好,就会引发很多问题。

养脾建议:陈皮茶
取陈皮10克、冰糖适量,用开水浸泡后代茶饮。陈皮茶具有理气开胃、燥湿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暑天肚子胀气、消化不好,或者吃饭没胃口时饮用。
微信图片_20230711112652.jpg


第四,祛湿
夏天多暑湿,人往往感到头重脑疼,容易抑郁、倦怠、胸闷、胃口不好。暑湿侵害人体可出现胸膈满闷、饮食无味、口中黏腻、头昏脑胀、肢体困重等症状。

祛湿建议:西瓜翠衣汤
西瓜皮也叫西瓜翠衣,是西瓜的外层果皮。其味甘、性凉,入心、胃、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渴、利湿通淋的作用,适用于暑热烦渴、小便短少、水肿、口舌生疮等。

做法:西瓜洗净后切下薄绿皮,加水煎煮30分钟,加适量冰糖,凉后饮用。
微信图片_20230711112655.jpg

第五,解暑
“三伏天”温度高、湿气重,解暑、祛湿两手都要抓。

解暑建议:豆蔻煮水喝
豆蔻性温,归肺、脾、胃经,有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的作用。将整粒豆蔻和冰糖一起熬汁,煮好的豆蔻水不但非常清香,而且口感甘甜,是一款清凉解暑又不损伤脾胃的饮品,“三伏天”里可以适当喝一些。
微信图片_20230711112658.jpg


第六,清火
夏天与“心”相应,人到夏天容易“心火”旺,而这也容易对身体造成消耗。心火有时会导致口疮、心烦、失眠等病症。

清火建议:喝莲子心茶
“三伏天”养生必备莲子心,就是莲子中间的绿芯,能清热去火,主要清的就是心火。如果有心烦、失眠、舌尖长口疮,可以用莲子心20个,再加些许绿茶,用开水冲泡后饮用。莲子心性寒,脾胃虚寒者不适合服用。
微信图片_20230711112701.jpg


第七,解毒
俗话说,“进入小暑,上蒸下煮!”。外加上入伏后,高温、高热、高湿的 “桑拿天”将频繁出现,热浪袭人,酷暑难耐,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比如中暑、心血管疾病、心衰等。

解毒建议:金银花露
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能。金银花的食用方式较多,可直接泡水代茶饮用,也可做粥或炖汤食用。

做法:将5g~10g的金银花放进500ml的纯净水中浸泡半小时后,煎煮30分钟,滤出汤汁,加适量冰糖,搅匀化开后饮用。

功效:此茶饮具有清热解毒、消暑的功效,对于缓解暑热口渴及小儿痱疹等都有不错的效果,但因金银花性寒,脾胃虚寒者忌服。
微信图片_20230711112703.jpg


第八,安眠
很多人一到夏天就会睡眠浅、睡不踏实,甚至出现心烦心悸等问题,其实这有可能是心血不足了。夏季想养心,若心血亏虚的症状不重,不想喝汤药,不妨试试食疗。

安眠建议:酸枣仁粥
食材:酸枣仁15g、生地10g、粳米150g。

做法:将酸枣仁干置炒锅,用文火炒至外皮鼓起并呈浅暗的青褐或微黄色,取出置凉,碎后与生地慢煎,去残渣,取汁过滤待用。淘净粳米,再加清水适量,煮至粥稠时,加入药汁,水沸后3分钟~5分钟即可食用。温热服用为宜。

功效:此粥有滋阴养血安神的功效,适用于阴血亏虚、虚火内扰引起的失眠。

注意:实邪郁火或大便易溏稀者不适合服用。
微信图片_20230711112706.jpg




微信图片_20230711112715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3071111264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Archiver|手机版|乐清城市网 ( 浙ICP备2020043312号-4  

GMT+8, 2024-11-21 18:04 , Processed in 0.042357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