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改造,是三个女儿送给妈妈的礼物,步入室内,是30年前流行的“全国统一三合板”风,看似过时的材质和配色饱含了女儿的爱——给老人充分的尊重和包容,而不只是“看起来孝顺”。
原始户型拥有一间主卧和3个几乎一模一样的南向次卧,父母和三个女儿得以非常合理的分配房间(*^_^*),这里承载了一家五口太多的快乐记忆。
长大后,三姐妹有了各自的小家,这里成了她们的「娘家」,父亲去世后,四居室老屋日常只有母亲一人居住,即使昏暗、老旧、爬楼等种种不便,母亲也和大多数老人一样,不愿搬离熟悉的环境。
建筑平面图 ▼
改造亮点:
• 扩大餐区面积,重构LDK格局;
• 主卧改为套房,给母亲的生活起居和修身养性留足空间; • 旧材质搭配新工艺、新元素,风格复古的同时功能不落伍。
改造后
▼
武汉小小空间事务所 户型:4室2厅2卫 项目位置:湖北武汉 套内面积:182㎡ 项目花费:45万
穿越旧时光
鞋柜用壁龛,内部铺贴老房子原有的旧地板,修新如旧的家由此展开铺陈,推开入户门,旧时光的气息铺面而来。
鞋柜旁边,白色的门扇后面是另一个收纳柜,补充了玄关的储物空间。
新旧交错的韵律
如何在凸显复古成熟的氛围的同时,又不过时老气,结合客厅布置,我们来看看设计师如何拿捏其中尺度。
首先,只用旧时的颜色和材质,过去莫名其妙流行的做法,比如包门套、包窗套、博古架这些通通抛弃,改用现代工艺和细节处理手法,整个客厅流露出一种大家风范。
电视背景柜储物空间充足,加入白色移门,削弱了木饰面的存在感,保留旧有风格的同时,现代家具注重的实用也没落下。
米色布艺沙发很有老干部风的气场,黑胡桃沙发腿又描摹出现代简洁,搭配旧有的茶几和空调毫无违和感。
客厅和厨房之间设置室内窗,增强了空气流动,改善了采光,框景的构成手法让空间层次更丰富,家的互动性也更强。
每次女儿们拖家带口回家聚会,阔绰的一体化餐厨客空间,总是荡漾着欢声笑语,更胜从前。
暖气套搭配散热百叶,是那个年代“全国统一”的流行风格吧?
(家里曾有同款的小伙伴可以文末集合一下)
设计师加入了很多细节,让暖气包套没那么俗套:
• 窗台台面倒圆角,增加安全性;
• 合页开关比嵌套更方便; • 横百叶改为竖百叶,不只是简单地copy,而是用小小的变化向过去致敬。
滑动开门
回家吃饭
餐厨最能体现家的烟火气,设计师重点规划了这里,从主卧借用部分面积,得到方正的餐厅。
中间置一张大圆桌,一家人围坐吃年夜饭都不挤,无论何时想回家吃饭都有位置,是有形的召唤没错了。
虽然餐厅没有直接采光,但用室内窗借用客厅光,通过玻璃障子门借用厨房光,加上均匀的筒灯光线,采光改善非常明显。
受烟道和燃气管道的**,厨房布局没有大改。
将烟灶搬离窗台,采光得到极大改善,双一字型橱柜收纳空间充足,剩余活动空间非常充裕,两三人同时忙碌也没问题,下厨不孤单。
厨房改造前 ▼
厨房改造后 ▼
厨房保留的旧物 ▼
厨房通往生活阳台,设计师刻意没有做暖气,让这里成为冬天的天然冰箱,再多吃的也放得下,还能晾腊肉,超级方便。
小电器、储物箱、提篮一字排开,整齐又顺手。
主卧套房,母亲的自留地
对老年人来说,卧室小一些更聚拢气场,所以设计师将主卧室缩小不仅仅是为了让其他空间更充裕。
睡眠区**出来,收纳、卫浴、书房等用套间的形式完成,主卧功能简直能用“豪华”来形容。
主卧和主卫之间用玻璃砖墙隔开,不仅优化了采光,blingbling的质感也升华了卧室空间时尚高级的气质。
主卫生间和玻璃砖墙之间放置衣柜,保证了睡眠区的纯粹,洗澡更衣也非常符合动线。
卫生间设计充分考虑了适老化,沐浴空间宽敞而又不过分宽敞,未来容纳老人和协助者两个人能转的开身,出现摔倒风险时又要离墙足够近,可以借力。
从主卧来到阳台,这里是母亲专属的一方小天地。
小屋檐和推拉窗,营造出自然的半户外趣味,阳台铺贴旧木地板,是对逝去的时光的怀念,地板温润的暖橘色包浆是岁月的馈赠。
角落的桌椅是父亲年轻时亲手做的,留到现在别有一番味道,旧旧的很好看。
原本的小女儿房让出一些空间,主卧套间又多了阳光书房,母亲喜欢写字画画,闲时在这里消磨时光,很是惬意。
榻榻米,功能越来越多
和主卧阳台相连的小女儿房因为让出了一些空间,做普通布局稍显局促,设计师干脆将其做成榻榻米,兼有茶室功能。
这里的衣柜,和主卧形成s柜布局,充分利用空间。
入住后,屋主买了懒人沙发,配了影音设备,平时可以看电影、打游戏,累了直接倒下,小朋友们可喜欢这里了。
母亲的家,也是女儿的家
三个女儿经常回来看望母亲,留宿和小住是家常便饭,两间宽敞而完备的客房是她们回家的底气。
靠近玄关的卧室还带有衣帽间,收纳家中多余的被褥和孩子们的衣物绰绰有余。
心理适老化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埃伦·兰格有一个著名的研究成果:老年人生活在年轻时熟悉的环境里,心理状态会更年轻,视力、听力、记忆力会更好,甚至体态、步态等肌体反应也会跟着改善。
女儿们没有用自己的孝顺绑架母亲,而是努力维护她内心的真实需求,为了尊重旧有的生活方式,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地把家装成30年前的样子。
结果反而让母亲特别适应当下的新东西:出门智能手机买单;主动要求买智能马桶盖;没事儿用小爱同学听听豫剧;还新学了弹钢琴,来预防老年痴呆……
全屋做了大量矮柜,方便行走借力的同时,又不会像扶手一样明晃晃地昭示她是一个需要帮助的弱者,妥帖地照顾着老人的内心。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你喜欢这个家,就点个【赞+在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