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城市网
标题:
秋假收官,童心满载文化种子
[打印本页]
作者:
政务热点
时间:
7 小时前
标题:
秋假收官,童心满载文化种子
太阳透过非遗馆的玻璃窗,洒在一张张专注的小脸上。这个秋假,乐清市非遗馆里与传统技艺亲密邂逅的孩子络绎不绝。珐琅珀金画流光溢彩、细纹刻纸优雅精致、蓝夹缬方巾浸染青白、米塑小动物憨态可掬……非遗馆成了孩子们假期的“快乐星球”。
指尖翻飞,老手
艺
“
圈粉”少年郎
“看!我的珐琅花会发光!”珐琅珀金画课堂上孩子们将釉料填入铜胎,再经黄灵燕老师的修调,高温灼烧后的珐琅作品幻化出宝石般的绚丽光泽。细纹刻纸桌前,刻刀如笔,在郑梅贞老师的指导下,一幅幅《好“柿”“花”生》跃然纸上。
7 小时前
上传
下载附件
(377.67 KB)
蓝夹缬课堂更仿佛迷你染坊,小朋友们将白布折叠夹入雕版,陈献武老师将孩子们的作品们浸入靛蓝染缸,展开瞬间,蓝白相间的传统纹样引来一片赞叹。而在米塑体验课上,孩子们揉捏着糯米粉团,搓出圆滚滚的身子,粘上小耳朵,再用食用色素点睛描纹。转眼间,憨态可掬的小小动物从掌心“蹦”了出来。
7 小时前
上传
下载附件
(410.66 KB)
薪火相传,馆舍变身“非遗乐园”
非遗馆何以成为秋假“乐园”?秘诀在于“活态传承”。馆内以乐清黄杨木雕、龙档等“五朵金花”展开陈列,更将非遗融入体验式场景,每周末非遗公益学堂传艺不停,非遗百工展风雨无阻。
7 小时前
上传
下载附件
(960.43 KB)
7 小时前
上传
下载附件
(708.07 KB)
秋假期间,推出的体验课场场爆满,非遗传承人手把手传授绝技,让千年技艺可触可感。市民黄女士感慨:“孩子亲手做了蓝夹缬手帕带回家,变成了家里的日用品,非遗不再是书上的‘老古董’!”
秋假收官,童心满载文化种子
当秋假画上句点,非遗馆内的欢声笑语依然余韵悠长。孩子们带走的不仅是亲手制作的非遗小物,更在心中悄然种下了一颗文化认同的种子。这份在指尖体验中萌生的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正是非遗生生不息的希望所在。
来源:乐清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欢迎光临 乐清城市网 (https://bbs.21y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