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开始,金老师用一连串的反问道出了家长们最关心也是最迫切的心声——为什么孩子做作业总拖拉?为什么有的孩子反应慢半拍?为什么孩子情绪敏感、易生气?为什么同师教学、兄弟手足,孩子的表现与性格却天差地别?现场家长纷纷表示这样的情况很常见,但是总是找不出什么原因。金老师并未直接抛出“生硬”的理论解答,而是用一个生动深刻的比喻点出了家庭教育的核心——尊重孩子的差异。
金老师提到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我们独一无二的“种子”。有的孩子是“水稻”,天性喜水,需要在充分的情感浸润与陪伴中才能茁壮成长;有的孩子是“麦子”,生命力顽强,更需要干燥、**的空间来扎根旱地积蓄力量。如果家长们不了解孩子的先天特质,用养育“水稻”的方式去强求“麦子”,结果只会适得其反,不仅让孩子在不适应的家庭环境里萎靡不振,亲子关系也会在不断的拉扯与对抗中变得紧张。这个形象的比喻瞬间点燃了全场,引发了家长们的深深共鸣。
金老师引导家长们回归观察者的角色,指导家长通过“纹型”来识别孩子的性格特点,同时提醒家长务必抓住孩子成长关键期,因材施教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金老师耐心分析“纹型”并提出客观且通俗的育儿思路。她强调,教育的首要任务不是合并而是发现与顺应,只有读懂了孩子的“成长说明书”,我们才能为他们提供真正适宜的“土壤”“水分”和“阳光”。家长们踊跃提问,金老师也给予了耐心且富有启发的解答。家长们纷纷表示金老师的分享如醍醐灌顶,让他们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对如何尊重孩子天性、实施个性化教育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下一步,大界村将不断强化工作力度,创新活动形式、载体和内容,开展系列活动,让家长和未成年人积极的参与进来,有效提升活动影响力,让未成年人思 想道德建设工作落实更有效。
来源:金石帆幸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