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东阳两地木雕艺术深度交融,共绘非遗传承创新新图景
9月9日-11日,“传承与创新——乐清黄杨木雕技艺的当代对话”学术交流活动顺利举行。本次活动旨在深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乐清黄杨木雕的保护与研究,探索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发展路径。活动汇集了工艺美术大师、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及业界同仁,通过学术讲座、深度考察与跨界研讨,取得了丰硕成果,反响热烈。大师论道,解码技艺精髓,启迪时代新思 在学术交流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叶小鹏先生为学员们作《工艺美术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运用)——以乐清黄杨木雕为例子》主题讲座,立足行业前沿,以己为例深刻剖析了如何为黄杨木雕注入“新质生产力”。
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陆会勇先生以《东阳木雕的创作与设计》为题,系统阐释了东阳木雕恢弘气象背后的设计哲学与匠心传承。
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王向东先生的《木雕艺术鉴赏》讲座,则引领学员步入艺术殿堂,深入解读木雕作品的审美意蕴与价值评判标准。
三位大师的精彩分享,从理论到实践,从创作到鉴赏,从传统精髓到时代赋能,为大家奉上了一场思 想的盛宴,极大拓展了对木雕艺术当代价值和未来发展潜力的认知边界,为乐清黄杨木雕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不一样的思路。
沉浸体验,触摸工匠精神,感悟传承脉动 本次交流活动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设计了贯穿乐清、东阳两地的深度体验路线。
从乐清的黄杨木雕工艺工作站到东阳木雕馆,开拓了学员的视野,感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气势磅礴;探访大师工作室,与大师们面对面交流创作心得;深入东阳非遗工坊,亲身体验东阳木雕与黄杨木雕的不同之处,深刻感悟非遗在当代生产性保护中的鲜活实践。
这场多维度的沉浸式体验,让抽象的“传承与创新”理念变得可触可感,深化了参与者对木雕艺术生命力根源的理解。
跨域联动,碰撞智慧火花,共谋发展新篇 打破地域界限,实现了乐清黄杨木雕与东阳木雕两大国遗的深度对话与战略联动。从以“精雕细刻”见长的乐清黄杨木雕,到以“雕梁画栋”著称的东阳木雕,两地木雕艺术的特质在交流中相互启迪。
通过讲座研讨、实地观摩与思 想交流,两地大师、传承人及从业者就技艺特点、人才培养、市场拓展、非遗活化等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乐清黄杨木雕的婉约灵秀与东阳木雕的雄浑壮美,在对话中相互映照。此次联动,不仅增进了两地情谊,更凝聚了行业共识,为未来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传承与创新——乐清黄杨木雕技艺的当代对话”学术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是乐清市积极践行文化强国战略,切实担负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主体责任的重要体现。活动不仅搭建了高规格的学术交流与技艺展示平台,有效提升了乐清黄杨木雕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通过跨区域的深度对话,为传统工艺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借鉴和实践探索。让我们共同守护民族瑰宝,谱写非遗传承创新的时代华章。
来源:乐清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