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热点 发表于 2024-9-6 10:35:37

乐清清江三鲜面的故事,来听一听?

      很多物事往往带上地名,以示血统正宗。比如新疆葡萄、四川黄连,还有荔浦芋头、烟台苹果,更有芙蓉麦饼、虹桥麻糍,清江三鲜面也不例外,搞得好像只有清江有三鲜面一样。
清江三鲜面      在我的儿时记忆里,是没有三鲜面这么高大上的吃食的。有类似掺杂海产的汤面出现,那也是作为待客的点心,或是家里有起屋一类的大事,给泥瓦木工师傅的“接力”才有。如果是吃面,我记得是饮食业里的“光面”。      当年这种作为“接力”的汤面,配料也并非海鲜,更多的是猪肉、金针、鳗鲞、斓鰗干、小虾干,讲究的还有姜蛋。这里边大部分的配料,都是海边人家藏的海鲜干货。之所以没放时令海鲜,那还是当时物质匮乏,海鲜稀缺。家里就算买得几样海鲜,那是每一样都要做一盘菜的,谁没事会拿来煮面。      在没有保鲜技术的时代,食物的保存要么风干脱水,要么重盐腌制。滨海人家每一位主妇的“间橱”里,可都是放着好几样压箱底的存货,以便不时之需。著名的“仰天河饭汤”,据说就是巧妇烧“接力”实在变不出花样后的应急妙手。这种配料烧出来的汤面或者饭汤,真是美味无限,以至于我弟弟三十好几的年纪里,还在念念不忘哪天让外婆给做一碗全是海产干货的汤面吃吃。落涂。邵国强 摄
      回头再说清江三鲜面。可以肯定地是,其做法系脱胎于传统的农家面,后来随着大家经济条件的提高,海产的捕捞和保鲜技术的进步,才慢慢发展到了今天的模式。      现在都说清江的“孙国花三鲜面”,是最早开店的老字号,这是有据可查的。当时别人的面馆煮些什么面,我们口说无凭就都不当算了。这个凭据是1996年10月30日的《乐清报》第2版刊登的报道,芙蓉蔡昌华老师撰写的《清江姜蛋面》。
当年《乐清报》刊发的《清江姜蛋面》。      这篇报道并不长,短短的415字,转录如下:      “1996年10月23日清早,饥肠辘辘,驾驶出租车的儿子要带我去清江就餐。      10多分钟后,小车很快到了渡头村。只见人民北路21号面摊周围严严实实地围着一大堆人,摊前停放着几辆小轿车和自行车。有工人,有机关干部,也有中学生。他们似乎急于上班、上学。三扒两咽后,又匆匆离去。因此,这里的进餐速度之快,座位利用率之高,恐怕是一般快餐厅、菜馆、饭店所不及的。      我环视摊旁,见一张半新旧的长桌上摆着鸡蛋、生姜(已剁碎)、精肉、弹涂、鲜虾、牡蛎、青菜、味精、老酒等。这些弹涂、鲜虾都活蹦乱跳。      ‘姜蛋面’为何会如此受人青睐,甚至连芙蓉、南塘、清北等地人都骑车赶来就餐。在我市东向有这么一个习惯,女人分娩后,一个月内,都要吃‘姜蛋面’,既补身子,又暖胃,对产妇健康有一定的裨益。摊主特选芙蓉、大荆一带的粉干,此地制作粉干历史悠久,粉干放进滚汤里不会胀糊。‘姜蛋面’主要配料是姜、蛋,其次加上一些海鲜、精肉即可食用,吃后回味无穷。      吃毕后,儿子递给他12元钱,每碗6元。”    蔡昌华老师的稿件真是言简意赅,寥寥数语,交代得清清楚楚。唯一没交代清楚的是,文中的人民北路21号是不是孙国花面店的店址?渡头村的村民都知道,是的。报纸版面上没出现,可能是当时的版面编辑考虑到不能给太多的广告效应。      孙国花面馆的生意日益红火,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网红店的存在了。然后,孙国花于2000年1月27日在工商部门完成了“乐清市清江三鲜面店”个体工商登记。      这是清江三鲜面出现在官方系统里无可争议的第一早。之后,“清江三鲜面”经历了2006年被人抢注商标的争议,而后,孙国花于2011年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完成了“清江三鲜面”的商标注册。商标注册的完成,意味着孙国花获得了国家颁发的牌照。      这也意味着,以后如果不经授权,那么其他人再开一家叫“清江三鲜面”的面馆,孙国花是可以来摘牌的。这样,也导致了市面上出现了“清江人三鲜面”“清江佬三鲜面”等等众多的招牌。依我看呐,现在四处开花的清江三鲜面,再去争这个你先我早,已经没啥意思了。其实把面煮好了,流水做起来了,比什么都好。
一碗面料满满。梁琳 摄      回头再看三鲜面出名的时间线。可以看到,蔡昌华老师吃面那会儿,大家还是叫老一辈熟悉的姜蛋面,说得接地气一点叫“姜卵面”。然后在1996年的10月底到2000年1月底这段长达39个月的时间里,孙国花的生意越来越好,煮面的技艺和流程也跟着市场在改良,随着流程和工艺的完善,三鲜面这个名称也就呼之欲出了。      有一个经典的细节,颇能反映清江三鲜面的魅力。就是孙国花生意刚火的那几年,她的面馆是渡头街上独一份,车队可以排出上百米。但是清江人的语气里却颇为不屑,常说的一句话是:“他们家有什么好吃的,我给你煮一碗肯定比她的好吃。”话虽这么说,但从来也没见他煮过,显然这是眼红的话。
乐清家庭版的三鲜面。      每人心里都有一碗顶格的面,这碗面的评价来自两个标准,一是本人长久习得的口味,一是对食物匮乏恐惧的纾解。      我的另一位旅居霓虹国的同学也在我的朋友圈里评论说:“的的确确很鲜很好吃,只是料太多觉得面有点被喧宾夺主,面吃得不畅快。”这也是实话,但这都是市场决定的,个人左右不了市场。我想,事已至此,对于三鲜面来说,不管是清江的,还是乐清的,哪怕是温州的,如果能够让吃客如此地表扬和念想,那就可以啦。
来源:乐清文旅资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乐清清江三鲜面的故事,来听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