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磐石 | 重石河畔一先贤——记吴熙周故居
乐清磐石镇卫城北村有一座清代老民居,依河畔而立,清清静静。乍眼看去,这里与四周的村居、民房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有走近细看,才能看到那些仍保存着的旧时轮廓,提醒着世人这里曾出过一位先贤。▲吴熙周民居全貌。张珈玮/摄
story/1
旧时脉络今何在 这座始建于清中期的古民居占地2025平方米,坐西朝东,由前后台门、正屋、南北厢房组成四合院式建筑,除了笔者这般不请自来的叨扰者,便只剩下仍居住在此的老人家和外来务工者。
▲吴熙周故居门台,民国时期为侵华日军第十三军六十师团五十五旅团司令部驻地。林鸿麟/摄
悠闲踱步走进这安静的老民居,映入眼帘的全是岁月痕迹:五间正屋的硬山式屋顶上,正脊和四条垂脊三三两两地垂落着片片旧瓦,到每个正屋旁边的耳房走一圈,朴素布局、方正规格可见一斑,也透露出点滴的旧时家族气息来。 连通这些正屋耳房的便是外廊,梁架共有七柱十三凛,中柱上方写有“文曲兴旺”四字,稍稍驻足,想象一下当年在此出入的亲族门客,仿佛就能逐渐勾勒出热闹的景象。 前南北厢房各三间、后南北厢房各两间,均朝天井置外廊。后厢房西面设**门,**门西侧再设后台门……走遍此地需花上一点时间,就像一旁的村里老支书介绍那般,足以容纳数十户人家在此安身立命,过过安稳朴素的日子。 在这里,处处可见的坚硬横材有些粗鲁地贯穿整个老民居,用手抚摸梁柱上粗糙破损的外壳,也能感受到内里传达出的支撑感,这是独属于老房子的顶天立地之意,横竖粗梁便如屋主的脊骨,支撑了一家乃至一村一域的岁月。
▲吴熙周民居梁架。张珈玮/摄 这就不得不提一下始建者吴熙周。吴熙周(1866—1921),字郁哉,号郁周,一说号潜庵,重石村人。其祖父学衡以勤朴起家,手置腴田六百余亩,筑广厦数十间,服食日用尚俭约,独望后嗣读书成名。 吴熙周性颖悟,幼时即受学于诸名宿,未弱冠以府试案首入邑庠,从瑞安王仲兰、许祝占二孝廉游。逾年食廪膳。继入梅溪书院,为瑞安陈介石高弟,文艺外兼习经史,于是学愈益进。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浙江提督学政徐季和按试温郡,列为一等,翌年拔贡。吴熙周为乡邦兴利,多有善举。作为西乡高等小学校长,在温州学界享有盛名。story/2曾闻生前身后名 文字的记载总是干涩且不接地气的,先把目光移回这老民居,从里面的点滴也可见屋主生平。
吴熙周老民居前台门外,立有一对青石旗杆夹,正面模糊地竖刻“光绪戊戌岁南吕月谷旦”,系吴氏考取拔贡次年八月所立。 旧时古人科举及第后,一般会在屋前、宗祠等有象征性质的地方立旗杆夹。夹杆石上,镌刻上考试者的姓名与名次以及生平事迹,作为宗族功名的象征,用以激励后人。 旗杆夹在宗族唯亲、血脉唯重的旧时代封建社会就是生前身后名,尤为重要。在乐清,仍保有旗杆夹的老民居已经并不多见,每一处旗杆夹背后,都是一个宗族乃至一个地方集体荣誉的见证。
▲为吴熙周考取贡生而立的旗杆夹。郑栩/摄 可惜,如今此处的旗杆夹已经没有当年的模样了,就算边上做了绿化和整修,两块如石碑般的青石上早已布满青苔,其中一块毫无生气地躺倒在地上,用手拨开上面的杂草枝叶和青苔,只剩下一些模糊的纹路,让人知道它曾经也镌刻着精美的花纹和字书。 这就让人有些喟叹了,吴熙周老屋是乐清规模较大、梁架规整、保存较好的清代古民居,却仍不抵岁月侵蚀,原有的十几个院子如今已仅剩四个。无法保存的事物一旦逝去,是后来者如何修缮也难以还原的,这也是如今古民居令人心痛、引人珍视的地方所在。 所幸,一处大宅子的故事,除了遗存的事物,尚有口耳相传。一位98岁的老人一直在此居住,从孩提时代开始回忆,一点点还原了这里故事的一角。讲吴熙周,必然要讲其心系乡里所作的善事。老人用浓重的西乡口音介绍着:“记得最深刻的,是他受命建立谷仓,每到青黄不接时分,定时开仓放粮,持续了好几十年。” 光绪二十五年(1899),正值青壮年的吴熙周奉乐清知县盛鸿焘之命筹办西乡社仓,共积谷7738石,分储各村,遇青黄不接或饥荒岁月,开仓济民。他厘定规程,按亩摊捐而无所差,共捐谷两万余斛,分储各村以备荒。复捐资建公所于柳市,以为岁时集会稽核之所,每逢二至日(夏至、冬至)召集会议,商量谷物收放事宜。 有趣的地方在于,谷仓本身是将谷贷给村民,由村民收成后归还,且时限很长,不收取其他费用,村民们通过贷谷、换物,能捱过颗粒无收的时候,有了精打细算过日子的资本。这也让吴熙周所建的谷仓俨然成了小市场,有些村民用粮食置换番薯等作物,有的村民则用家中的有用事物和其他人交易,换取更多的粮米、作物种子等,总能有办法投入新一年的耕种。这也是“吴氏不逐名利,长期醉心公益,甘为乡邦兴利”的最好体现。story/3百年桃李自成蹊 吴熙周除了开仓赈粮、安收抚民之外,还对磐石乃至周边的许多区域进行了捐资。
据资料记载,彼时磐石有航船开往温州,但没有航埠靠岸,航海者叫苦不迭。吴氏见状深感忧虑,于是慷慨解囊,创筑磐石埠,重修温州安澜亭码头,便利群众乘船上下岸。此外,吴氏躬行践履,捐资重修真如寺,保护历史文物。如此种种,数不胜数。但热心公益的时候,我们也要明白吴熙周乃是极具学识考量之人,更在助学一事上花费不少心血。 在其求学年代,他便和后来的知名乐清乡贤、双庙村的高谊为同学,多有来往。青年时期,吴熙周和倪任夫、郑守锄、施仲舟等五人同结“砥社”,以学行互相鼓励。后瑞安陈介石来乐清梅溪书院讲学,转拜陈介石为师,学颜李之学。 吴熙周考取拔贡时,清政府日益腐败,维新思 想日益传播,废科举、办学堂,是当时政治改革的重要内容。光绪二十八年(1902),他率先响应,在西乡带头办学,捐银二千元,约同吴星帆、陈春波、石聘南、倪楚湄、郑雨农、冯地造等六人,创办西乡高等学堂,也因此被称为“临河办学六君子”。 随后,因陋就简,在柳市社仓旁增建两廊,作为教室,西乡第一所高等小学从此诞生。众望所归,公推为第一任校长,连任十年。 两千银元是什么概念呢?彼时,一户普通农户若能在家中存有几十个大元,便称得上富裕,而两千银元足足可以让许多户人家生活无忧。 吴熙周担任校长前后凡十年,不支薪水一文,更是难能可贵,慷慨好施可见一斑。据传彼时的西乡高等学堂远近闻风,来学济济,一时称盛。 百年来,乐清县西乡高等小学堂后改称乐清县立第三高等小学、柳市小学、柳市公社中心小学,最终成为如今人们所熟知的柳市第一小学,虽屡易校名,历经风雨,却敦敦善诱了一代代人,见证了百年桃李。 然而,现状也令人遗憾。纵观吴熙周的各类记载,总能看到一句“至今乡人还谈及他的义举”,但却也越来越不经推敲,年轻一代的乐清人未必能知晓他的过往,承载岁月的民居也逐渐门可罗雀,少有人前来参观。尽管如此,像这一类的古民居所承载的意义仍是不可磨灭的,在这些足以温故知新的建筑旧地青石板下,正是中华文明、近代历史最渊源绵长的根,值得后人去保存、维护。
来源:磐石卫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