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苏州古城,造450㎡节能大宅:40℃也不用开空调
每天一条独家原创视频室内设计师孙元亮花8年,
在苏州古城中造了一个家。粉墙黛瓦,景物层层错落,他将中国山水浓缩在了自己的院子里,命名为“䒻园”。房屋占地350平,花园100平,整个造园大约花了600万。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725567646510.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735986640956.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739423891560.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
▲䒻园内的景致
令人想不到的是,
䒻园的房屋里没有安装空调设备,“它一年四季恒温恒湿,在高湿、高热的夏天,也能保持室内的凉快、干爽。”
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742402850520.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
孙元亮与友人在茶室聊天、小憩盛夏,一条来到苏州探访䒻园,与孙元亮和友人一起游园,“䒻园就是我们给自己造的一个小世界,可以回归自然,回归自我。”自述:孙元亮编 辑:秦楚
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745991648085.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
▲扫描二维码,预约直播
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748035295215.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
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749027840421.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䒻园主建筑立面
1999年我来到苏州,到现在20多年了。我第一份工作就在古城区,苏州城当时在大力发展建设,渐渐有了大都市感,只有古城区还保留着老苏式的韵味,没有高楼大厦,只有粉墙黛瓦,所有建筑都不高于北寺塔。我很喜欢去市中心的“大公园”,它对老百姓是完全开放的,早晨有人在这遛鸟,午后有人喝茶、垂钓,既有人文气息又带着市井味道。有时候忙里偷闲,我就在古城区里溜达,看了大大小小的建筑,走了数不清的巷子……在古城里待久了,与它有了很深的联结,我萌发了一个愿望——在这有一个有天、有地、有水的小院。
因为很多老建筑已经被破坏了,加上古城的街巷都是窄且幽深的,找到一个靠着主街的独门独院,是非常难的一件事。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751161406406.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苏州古城的建筑肌理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762581717850.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改造后的老宅保持苏式建筑的状态,隐于古城环境我找了六年多,看了将近有五六十套宅子,最终一眼相中了这里。从外观看,这里是个很普通的民居,但当我走到三楼时,发现西边是一个保护得相对完整的苏式建筑群。身处的这栋房子是高点,景色一览无余,这让我非常欣喜,于是我们中午看完,晚上敲定,第二天直接交付。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771889904473.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孙元亮和女儿穿过古城街巷去买早饭它在观前街北端,邻近狮子林、苏州博物馆,跟主干道之间也就30、40米,比较便利。建筑结构还保留着前厅、中院、后院一层一层的叠级关系,符合我们对空间的需求。找宅子这事也靠“感觉”,当时我们一走进这条巷子,就已经设想了以后生活在这里的种种场景,好像已经拥有了它似的。这里沿边有很多苏州特色小店,面点的、茶点的,每天早上街边都是热气腾腾的,它跟在商场里吃一口的感受完全不一样,街巷里遇到邻居闲聊一句,那种感觉也特别美好。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779227743856.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780089120812.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792095641361.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女儿在水边茶室和锦鲤互动
这个宅子从南到北有30多米,面宽将近10米,占地面积350平,花园在100平,建筑一共三层。改造历经两年多,整个造园大约花了600万。我夫人给它取名为“䒻园”,“䒻”是一个象形字,草字头,左边有山,右边有人,是希望能实现置身于山林的状态。
我们正式搬进䒻园是2022年的冬天,苏州的冬天雪很少,住进来没几天,突然下了一场大雪。雪落在院子里很快就融化了,但可以在古城屋顶的瓦片上停留很久,小猫跑过去踩下脚印,深深浅浅的。
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798556791583.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
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807697647786.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
▲南边大花园的景致
夏季,阳光早早地洒进院子,石榴、朴树、映山红、风车茉莉长得旺盛、浓绿,匐灯藓摸起来特别治愈,还有鸟叫、水声、铃铛声……下雨的时候,可以闻到草木的泥土味,春花淡淡的香味。
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812541462159.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
建筑与植物层层错落,互为框景苏州的留园对我设计䒻园起到了启蒙的作用。它在空间的利用上是很巧妙的,当你步入其中,往前走,慢慢会有一束光进来,再往前,通过一扇窗可以看到某个花园内的小景,走近会惊喜地发现里面有一片山水,景物层层错落,相互借用。
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815188511225.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
▲一楼门厅与连廊所以这里可能第一眼印象是狭窄的,慢慢地走过一个巷子,打开一扇门,豁然开朗。宅子原始的门厅和建筑主体完全脱离,入户门在北边。我重新规划了动线,将入户门开到南边,门厅和主建筑做了一个连廊,保留一部分的花园。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817356188024.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
门厅中种植的石榴树与芭蕉䒻园“五进四开”,空间慢慢地叠进,引人入胜。一楼是通过借景来完成的,一进门首先是门厅,我做了一个苏式花窗,可以隐隐约约看到后面的空间,一个3米×2米的小花园,种了一棵石榴树,低处有些蕨类,用月洞门“框”出来,虚虚实实。边廊的角落里有棵大芭蕉,下雨天雨打芭蕉特别有感觉。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819838972819.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
书架旁的横窗将竹林框景成画通过边廊走到主入口,室内先是会客区和阅读区。书架旁开了一个窄窄的横窗,离地大概90公分,远看像一幅宋画,窗边做了一个吧台,我很喜欢坐在这看外面的竹林。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821958408623.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824239681345.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
▲䒻园内空间可行可走,可观可游再往南走,穿过厨房、餐厅区,最南边的花园是䒻园里最大的院子,我做了一个水边茶室,很多朋友来都会惊讶,原来里面还有一块天地。䒻园曲折通幽,我们希望它是可观可游、可行可走的,往前走往后走,都会给人很多的惊喜。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826329793749.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镂空的连廊连接主建筑与茶室茶室坐南朝北,用一个镂空的连廊连接主建筑,下雨的时候,需要小跑到茶室,无形中加快你的脚步。反向回看室内,夫人在餐厅准备茶点、水果,大家在视觉上会有一个互动。
▲建筑主体与茶室相互呼应花园的东边有一个五层楼,对茶室在视觉上有一点压迫,所以我用了“隐”的手法,做了一个前檐,把屋顶做成实的,横向上用了大片的玻璃,可开可合,视觉是开阔的。一旁开了一个“洞”, 让朴树好像从房子里长出来,茶室跟花园是交融在一起的,很有意境,春夏它枝繁叶茂,冬天则是苍劲有力。实现了“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里有院,院中有树,树上见天”。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833345659977.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
院中有树,树上见天
檐口的雨链替代了落水管道,既解决了屋顶的排水,又具备装饰性。雨水顺其而下,叮咛成音,可以静坐听雨。水池里的锦鲤一共有十九条,取自“小满”的寓意,水手伸到水里,它们会来亲吻你的手。三五好友聚在这里,喝茶聊天,感受阳光、水声别有一番风味
二楼,更多是借苏州的城市肌理,实现一步一景。我开了很多不同方式的窗,有长卷的、方形的、竖形的,把户外的空间形成画卷一样,陈列在室内。长条状的窗向内可以保护隐私,外面的人看不到,里面的人不觉得闭塞,向外可以看到苏式建筑群的屋顶,视线无限地向外延展。
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853754435792.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855297410455.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
不同方式的窗把户外的空间框成画卷楼上的小茶室是我自己独处的空间,可以席地而坐,安静地品尝一杯茶。我用一块非常老的苏州青砖做为茶台,用茶汁、茶汤滋润它,慢慢形成包浆的状态。我和这块老青砖也算有缘分,有次我去太湖边的旧木市场找石板,正是夏季烈日,为了避暑,我躲到一片阴凉的地方,恰好一眼瞅见这块长满青苔的青砖,当下就抬了回来。
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858754140768.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二楼较为私密的小茶室
䒻园的建筑风格是苏式的粉墙黛瓦,室内空间比较偏现代,很纯净,它是“古而不旧”的一种状态。室内基本没有门,都是使用通透的大玻璃作为隔断。玻璃门本身属于“无”的状态,且当你在室内通过这块玻璃看出去的时候,它就是一幅画。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860928859724.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室内、外用通透的大玻璃作为隔断
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863673228816.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室内楼梯将一楼公共空间分为两个部分
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866143456739.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
▲主通道通与室内色调相同,辅助通道则为暗色系
室内楼梯既有功能性,也是一个造景,把空间分为主通道和辅助通道。辅助通道侧还有一个90公分的空间,我在这开了一扇非常大的窗,把室外空间无限放大,当人身处这里,会很强烈地感受到室内外环境的互动。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868556729799.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
▲可以通过孔洞互动
楼梯上还开了些洞,当人在过道里走动时,通过孔洞,可以交流,形成有趣的空间感受。边上放了一个展示台,我夫人会在不同季节插不同的植物,在室内就可以感知四季变化。
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872294474234.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
我还保留了老宅的一些原始构件,像门口的椽子、桁条、瓦片。餐厅的大梁,用水泥、混凝土做了一定的修复,它承载着整个宅子的主体结构,就像人的脊椎。一开始改造门头的时候,我想过很多的方案,比如走网红路线,或者做的比较有张力,最终我还是把它还原成苏式建筑的状态,隐于街巷。
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874714860870.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阴天即使不开灯,空间仍然很明亮䒻园的房屋是一个主动式建筑,我们屋里是没有空调的,但是可以做到一年四季恒温恒湿。温度可以维持在23度到25度,湿度50%上下,在高湿的夏天,也能保持室内的干爽。一楼的地面原来与土地层直接接触,我在原有基础上做了聚氨酯层,让它跟地气完全隔离开。在墙体内部结构上做了一个将近3~5公分的保温层,就像给整个房子穿了一件衣服,夏天隔热,冬天保温。
由于没有采暖、制冷设备,所以整个房屋的耗电量比常规房屋至少少一半。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875716309039.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
▲“被动式窗”可以隔高温、隔音原始老宅是人字形的斜坡顶,拆除后形成挑空,我在室内开了六个天窗,天光进来,可以补充光照,阴天的时候,即使不开灯,空间仍然很明亮。而且白天可以透过它看到蓝天、白云,夜晚还可以坐在底下看星星。
同时天窗可以形成“烟囱效应”,(即温度较高的室内空气上升通过高位开口流向室外,同时温度较低的室外空气则由低位开口进入室内)当我在一楼开一扇门的时候,它会自然形成“拔风”效果(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对空间的通风起到辅助。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877716182449.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
▲空间通透、明亮我还增加了新风能源一体机,它对主动式建筑最大的帮助就是提高舒适度。室内定时置换室内空气,实现气流循环,足不出户也能呼吸到新鲜空气。
改造后,主体建筑可以做到五衡:恒温、恒湿、恒氧、恒洁、恒静,舒适性远高于传统节能建筑。梅雨季节里,屋外下着雨,在䒻园的室内,人是非常闲适、舒服的,这也契合了主动式建筑“以人为本”的出发点。
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884018160896.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
简洁、现代的室内设计风格
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885927450796.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室内重新利用再生材质室内我还用了一些再生材质,比如墙面的开关面板、柜体的隔板都是用施工过程中裁切下的地板小样制作的,让原本废弃的材料重新循环利用。
▲姑苏老城鸟瞰我在买这个老宅的时候,很多人不理解地询问我,“为什么不去买工业园区里的房子?”其实还是因为我喜欢这里的烟火气和人气。
在动工前,我们和左右邻居都走动了一遍,有爷爷奶奶,大哥大姐,他们的子女都已经搬到比较繁华的地段,但他们仍然留在老宅这里。因为这边有他们小时候的记忆,跟他们认识之后,我们更了解这片土地了。
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890259172198.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
▲改造前的老宅
改造的时候,这边没有大型机械可以进来,完全是靠师傅的人力一点点完成,人手不够的时候,都是邻居来帮衬。尤其是在堆院子里石头的时候,住在我们北边的大哥主动过来帮我们搬运,弄得浑身都是泥浆,一句怨言都没有。土建过程中,我们发现隔壁管道漏水,或是瓦片年久失修,就捎带手帮忙修一下。这就好像回到小时候邻里之间的关系,这个感觉是我很多年都不曾再感受到的。
园子造完后,我们南面的邻居在他的顶楼开了一个天窗,把䒻园“借”成他的一个景,大家形成了一种互动,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帮陈姐改造的房子在土建中
因为这个园子几易其主,我们也因此结识了两位特别的朋友。上一任房主陈姐,是一个对流浪动物特别有爱心的人,饲养了五十多只流浪的小猫、小狗,她卖掉这处宅子是想去郊区换一个更大的房子来安置它们。我专门帮她在新家打造了一个属于小动物的建筑,给小猫、小狗做了很多可以开合的空间,既方便它们活动,又能有效地预防因为聚集而生病。这么多年,我们也是一直保持联系,逢年过节还会请她来䒻园坐坐。
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894553191815.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
还有一任房主是做蜡烛生意的,老先生辗转多次找到这里,当时我们不在园子,他在门上留了一张纸条,他说:“我是这个园子其中一任主人,非常希望能认识你,这是我的电话号码。”最终我们联系到了他。
其实在䒻园发生了很多的故事,比如说刚买下园子的时候,整条巷子在翻新,园子造完后,整个街巷也换了一种新的状态,仿佛我们跟整个古城的改变是同步发生的,一起迎接新生。
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90903535675.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孙元亮和女儿一起做蛋糕以前大家聚在一起时,还会时不时地拿起手机,但当到园子里坐下后,大家会不由自主地把手机放下来,在水边喝口茶,看鱼儿在游,看路过的鸟停在树梢上。我之前是一个工作狂,每天只沉浸在工作里,在生活上是一种特别盲目的状态。住进䒻园后,我的生活慢下来,以前更多的是点外卖,现在家人一起做美食,女儿喜欢烘焙,我会帮她搭一把手。
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912162319393.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
我们家女儿是特别宅的一个孩子,以前只喜欢自己坐在书桌前去画画、做陶泥,很少走出去。现在她会种些小植物,或者跑到院子里和小鱼互动。
https://pics-house.21yq.com/2023/0719/16897333920171778461.jpg?imageView2/2/w/1600/format/webp/interlace/1/q/90䒻园就是我们给自己造的一个小世界,可以回归自然,回归自我,和它共同生长,相互依存。部分图片提供:孙元亮部分摄影:三千影像仲几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