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星河 发表于 2023-7-14 14:05:57

注意了!手机这个功能,建议主动关闭!


01手机这个功能,建议主动关闭!近年来,使用境外电话实施电信**的案件频发。如果您没有接收境外来电的需求,建议主动关闭该功能降低被骗风险,守护财产安全。

目前,三大通信运营商已陆续开通拦截境外来电业务,均为免费服务。简单几步,教您设置拦截。↓↓↓
移动用户拨打10086转人工服务开启国际及港澳台号段拦截,或发送短信“KTFSR”到10086。还可关注“中国移动高频骚扰电话防护”微信公众号→业务设置→骚扰拦截设置→绑定手机号→拦截分类→国际及港澳台号段拦截→开启防护→操作成功→收到【高频骚扰电话拦截业务】已成功开通的短信。通过短信发送“KTFSR”到10086免费开通



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国移动高频骚扰电话防护”

开启国际号段拦截功能如您还想拦截别的类型的骚扰电话可开启对应号段的拦截功能


电信用户拨打10000转人工服务开启国际长途拦截,或关注“天翼防骚扰”微信公众号→业务设置→智能拦截设置→本机号码一键登录→立即开通→开通成功→立即体验→智能拦截→开启国际长途拦截→收到【天翼防骚扰服务提醒】短信。中国电信用户拦截国际电话先关注微信公众号“天翼防骚扰”

开启国际长途电话**电话拦截功能

联通用户拨打10010转人工服务开启国际电话拦截,或关注“智慧沃服务”微信公众号→手机管家→号段拦截→国际电话智能拦截设置。关注微信公众号“智慧沃服务”选择“手机管家”服务

“号段拦截”功能内开启国际电话的拦截功能如您还想拦截别的类型的骚扰电话可开启对应号段的拦截功能另外骚扰类型设置功能还可拦截9种类型的骚扰电话


警方提醒这些情况一定提高警惕如果你收到“00”或“+”开头的境外来电时请提高警惕注意甄别!
凡是来电自称“公安机关、政府部门、社保局”要求通话保密配合调查接受资金审查需要转账或填写支付密码的都是**!接到自称“客服”或“商家”的电话称可以退款或理赔的十有九骗!一定要登录官方购物网站查询相关信息
相互转发提醒从源头防范电信**避免身边人被骗


02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紧急提醒
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金融监管部门或者工作人员,打着“P2P清退回款”“消除不良征信”“受理投诉”等旗号实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风险提示,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提高警惕,增强反诈意识和识别能力,保护好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冒充金融监管部门实施**的手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手法一:伪造金融监管部门文件实施**。不法分子冒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名义,通过电话短信、快递信函、互联网等渠道,发布“P2P出借人风险专项清退通知”“金融平台清退通知”等虚假信息,引诱投资人通过所谓“官方回款渠道”进行“清退登记”。投资人注册登记后,不法分子再以需要缴纳保证金等作为回款条件,**投资人钱财。
手法二:假冒金融监管部门受理投诉实施**。消费者在非官方渠道投诉后,不法分子利用非法获取的消费者手机号码、投诉内容等信息,以“解决投诉”“理赔退费”等为由联系消费者,诱导其点击“XX监管部门在线理赔中心”等虚假链接或者利用视频会议软件创建所谓“XX监管部门会议室”,诱骗登录并开启屏幕共享,从而骗取银行卡号、网银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盗取消费者资金。
手法三:冒充金融监管人员以“消除征信不良记录”实施**。不法分子假冒金融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利用非法收集的银行卡号、**额度等个人信息,通过电话、社交软件等联系消费者并骗取信任,谎称消费者在使用信用卡、互联网**等借贷产品时产生逾期记录,将被列入“征信黑名单”,如要“修复征信”,需向指定的“专用账户”转入资金进行“信用佐证”,并称该笔款项随后将予退回。一旦消费者信以为真操作转账,不法分子迅速转移资金并藏匿。
以上**手法均为非法冒用金融监管部门名义,利用部分金融消费者急于解困、挽回损失、自证清白等心理特点进行**。为保护广大消费者信息安全、财产安全等合法权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提示:
一、金融监管部门不直接办理金融业务,也不会与消费者有任何资金往来。金融监管部门从未设立或者授权设立P2P、投资理财等“回款渠道”,不会通过QQ群、微信群、交易平台等面向社会公众开展资金清退工作。请消费者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二、选择正规机构的合法金融服务。消费者如果有借款、理财、保险等金融需求,应通过具备相应业务资质的机构获取金融服务。切勿盲目相信陌生来电、短信、广告传单、社交媒体等非正规途径推销的“低息快捷”“免抵押担保”**业务及“保本高收益”理财产品等。
三、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谨防信息泄露。对于不明来源的“内部消息”以及非官方渠道发布传播的信息,消费者要仔细辨识,妥善保管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及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不点击不明链接或者下载不明App,不与陌生人共享屏幕,审慎对外提供个人信息,避免因信息泄露造成财产损失。
四、通过官方渠道合法合理维权。因金融产品或者服务问题与金融机构发生争议的,消费者可优先选择金融机构公布的官方投诉受理渠道进行处理;未达成一致的,可向当地金融纠纷调解组织申请调解或者向金融监管部门反映。切勿随意点击或者打开陌生人发送的所谓“官方投诉链接”。
五、发现犯罪线索或者遭遇损失及时报案。一旦遭遇**或者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线索,消费者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反映有关情况,不可轻信网络上自称“网警”“黑客”等组织或者人员,避免再次受骗。同时,注意留存证据,积极提供线索,配合公安机关案件侦查,尽力挽回损失。(来源:央视财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注意了!手机这个功能,建议主动关闭!